政策持续利好,无害化处理需求释放政策持续利好,无害化处理需求释放固废处理分为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两大类。生活垃圾排放量逐年增长,16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6 2%
固废处理分为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两大类。生活垃圾排放量逐年增长,16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6.2%,县城为85.22%,与规划目标相比仍有一定提升空间,尤其是县城、农村地区的市场空间更大。工业固废随着防治工作的落实,产量下滑,但仍高于生活垃圾,其中的危废处理需求不减反增,在工业固废中的占比逐年提高,危废处理的整体产能利用率偏高,但产能匹配度低,部分省份缺口较大。
从处置技术上看,在多项政策利好推动下,生活垃圾和工业固废中的焚烧处置占比都在上升,焚烧处置的需求更大。
行业盈利能力分析:激烈竞争下利润受挤,规模优势逐步显现
固废处理细分行业较多,从产业链角度看,业务板块可分为工程建造、业务运营、设备制造三大块。工程建造的资金投入大,建设周期长,工程施工方建设期间的资金垫付压力大,竞争激烈,利润水平被逐步压低。
业务运营方面,生活垃圾处理运营已相对成熟,龙头企业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企业通过垃圾焚烧发电创造的收入来源于两部分,其一是垃圾处置费,其二是发电费。从价来看,垃圾处置费和上网电价的政策性调控因素大,企业的议价空间小。项目盈利主要受垃圾处置量、发电量影响。从量来看,垃圾处置量和发电量均受垃圾清运量的影响。一般而言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垃圾产量越高,同时由于行业的重资产运营属性,具有一定的规模效应,垃圾处置量和发电量越大,越有利于成本摊薄。
工业危废主要产生于化工、轻工等行业,处理量也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异地处置较少,第二产业发达的地区固废处置需求较高。就处置费用看,与生活垃圾处理相比,工业固废的经营资质、技术处理要求高,对接企业,单位处置费用较高。但当前企业的处理产能普遍偏小,竞争激烈,行业供需不匹配,部分地区竞争激烈导致利润空间压缩。
设备制造业务在整个行业中处于相对上游地位,业务开展的核心竞争力是技术,技术先进的企业该业务毛利水平更高。
行业财务状况分析:偿债能力下滑,现金流趋弱
样本企业的杠杆在持续增加,有息负债占比偏高,2018Q1达到70.92%。不过当前杠杆率绝对水平并不高,18Q1为56.49%,负债水平整体可控。行业债务杠杆虽未上升,但受融资环境困难影响,三费收入比上升明显。从偿债能力看,长短期偿债能力都出现弱化。EBITDA/总有息债务的比重下滑,经营现金流对债务覆盖的能力减弱。同时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下降,短期偿债能力也不如前期。
现金流方面,企业营收增长速度较快,但是行业的收现能力一般,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同比增速已经降至为负。我们认为其中可能的原因一系上游赋予的信用政策收紧;二系行业内企业的经营方向从建设向投资运营方转变,资本开支加大;三系部分企业因关联方交易,被占用大量资金。相对来看,行业内工业固废,尤其是危废处理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仍然有一定韧性。
投资活动方面,样本企业BT、BOT项目较多,资金压力大。而且行业集中度分散,企业扩张产业链,并购增多,投资现金流持续为负。
外部筹资方面,18Q1筹资能力下降。目前主要的融资方式为银行信贷,融资压力整体可控。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以非标为主的其他融资规模偏大,行业内非标融资规模大的企业后期有一定融资压力。
风险提示事件:行业样本企业选择偏差,行业政策超预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