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 >

房企销售额普遍上涨 “三巨头”上半年销售总额突破万亿

2018-07-05 09:33:37 来源: 财经网

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调控持续高压,调控政策密集出台。在高压之下,房价趋于稳定,但是房企销售和土地出让金仍保持增长。数据显示,房企

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调控持续高压,调控政策密集出台。在高压之下,房价趋于稳定,但是房企销售和土地出让金仍保持增长。数据显示,房企销售额普遍上涨,碧桂园、万科以及恒大“三巨头”今年上半年销售总额突破万亿,三家房企销售额都超过3000亿元,而中型房企的销售增速最快,当然,房企之间的分化也在加剧。不过,随着调控的深入,房企的资金问题越来越凸显,这也将导致房企在策略上进行重新的选择。在土地市场方面,土地出让金继续增长,并且创出历年同期新高,但是从价格上观察,趋于平稳,溢价率出现回落。不过,不同城市之间出现较大的分化,三四线城市土地成交相对较热。土地市场的调控也是楼市调控的焦点,供应体制和结构在逐渐变化并深入。(张星)

截至记者发稿时,房企“三巨头”均发布了半年销售业绩。上半年,碧桂园的销售额4124.9亿元,同比增长42.8%,成为唯一一个迈过4000亿门槛的企业。恒大的合约销售金额达到3041.8亿元,同比增长24.62%;万科实现销售3046.6亿元,同比增长10%。

当房地产行业进入分化时代,大中型房企仍然可以在市场下行期分得一杯羹。

近日,上市房企纷纷发布半年销售简报,并普遍录得增长。其中,恒大上半年销售金额为3041.8亿元,同比增长24.62%;万科同样突破3000亿元大关,同比增幅为10%。富力、融信、金茂、建业、龙光、中南建设、荣盛发展等企业,上半年销售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由于去年大部分房企已实现了销售规模的高点,这意味着今年的业绩存在继续攀高的动力。

尽管房地产调控政策继续加码,但行业的红利期似乎仍未结束。按照官方的数据,今年1-5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同比均出现正增长——前5月的增幅甚至比前4月有所扩大。

但调控政策的影响仍然不容忽视。有房企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企业虽有“以价换量”的压力,但拿地、扩张的步伐都会放缓。由于对市场的态度趋于谨慎,很多房企正主动“刹车”,过去两年的拿地和扩张规模已很难维持。

中型房企增长明显

截至记者发稿时,房企“三巨头”均发布了半年销售业绩。上半年,碧桂园的销售额4124.9亿元,同比增长42.8%,成为唯一一个迈过4000亿门槛的企业。恒大的合约销售金额达到3041.8亿元,同比增长24.62%;万科实现销售3046.6亿元,同比增长10%。但这三家企业的增速并不算突出。

中型房企的销售增速较为明显。其中,融信销售规模为545亿元,已经超过去年全年。金茂则实现717.62亿元的销售额,同比增幅接近200%。

上半年,奥园的销售规模达到402.9亿元,同比增长约143%。龙光、建业的销售增速也都在80%以上。

中原地产指出,一方面,中型房企的业绩基数偏低,更容易实现高增长;另一方面,规模效应仍是行业的主旋律,规模在500亿元到1000亿元之间的房企,更有冲击规模的紧迫感,其出货速度也更快。

从月度销售来看,大部分房企在6月当月的销售规模明显增加。北京某房企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很多地方政府对预售证的管控有所松动,企业的推盘速度也有所加快。“当然,这里面也有企业冲击半年报的考量。”他说。

从区域贡献来看,二线城市仍是房企销售主动力,三四线城市也有较大贡献。中国指数研究院指出,2017年以来,重点二线城市相继出台人才新政,催动楼市需求走热。华夏幸福、富力、雅居乐等房企抓住契机,加大销售力度。三四线城市主要受一二线城市的需求外溢影响,销售业绩也大幅上涨。一线城市对企业销售的贡献仍然较小。

近日,易居克而瑞和中国指数研究院均发布了上半年房企销售榜单。尽管部分数据有所出入,但其反映出的行业分化情况仍然较为一致,这也体现出整个行业的变化趋势。

按照易居克而瑞的数据,上半年百强房企总体销售规模近4.6万亿元,同比增长36.5%。其中,千亿规模以上的房企有7家。

从总销售规模来看,十强房企的市场占有率为29.9%,三十强房企的市占率则达到48.5%,均比2017年有明显提高。体现出市场的集中度在不断提升。

相比之下,200强房企的门槛比去年同期有所降低。上述机构指出,“销售榜百强之后的房企,受行业格局分化的影响将会更为显著。”

资金链逐渐承压

调控政策的不断收紧,仍使得企业的业绩前景面临不确定性。中原地产统计显示,2018年上半年,中央和各地共出台了192次楼市调控政策,密集程度前所未有。

6月以来,监管层又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了一轮密集表态。

6月20日,审计署发布报告指出,9家大型国有银行违规向房地产行业提供融资360.87亿元,抽查的个人消费贷款中也有部分实际流入楼市股市。

6月25日,央行发布报告指出,“一些房地产企业负债率较高,偿债压力较大”。

6月27日,国家发改委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强调,“部分企业尤其是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企业外债发行规模有所增加。这些企业评级情况参差不齐,有的经营收入和利润不高,自身实力有限,但申请备案登记的外债规模偏大,动辄五六亿美元,甚至高达数十亿美元,申请发债规模与自身实力不相匹配。有的缺乏以项目本身收入偿还贷款的能力。部分企业由于没有外汇收入来源,抵御汇率波动风险能力较弱。”

6月28日,住建部等七部委联合开展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

其间,还有国开行收紧棚改货币化安置项目审批权限的传闻。虽未最终证实,但棚改货币化逐渐“退场”,被认为是大趋势。

同策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宏伟认为,这一系列利空消息,将对房企产生诸多影响。其中,银行、海外融资渠道收紧,将使房企的资金压力继续加大;七部委治理市场乱象,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回款速度;棚改货币化安置的收紧,则意味着三四线楼市逐步降温,对业绩的影响不可忽视。

他表示,从房企资金兑付压力来看,压力将在2018年第三季度真正体现(2016年房企集中加杠杆扩张,借贷资金平均周期2年,因此,2018年资金到期兑付相对集中)。受上述因素的影响,更多的房企会寻求主动降价。

福建某房企相关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企业应对资金压力的手段,无非是“少举债、少拿地、快周转、薄利润”。因此,未来不排除以价换量现象的出现。

他同时表示,这种“以价换量”只是短期策略,并不会刺激销售规模大幅攀高。这是因为,房企对今年的市场判断普遍趋于谨慎,拿地扩张的步伐已明显放缓,整体的推盘节奏也慢于去年。“除非在规模上有想法,否则不会有前期那样的增速。”

但该人士并不担心完不成销售目标,一方面,出于对市场的判断,企业在制定今年销售目标时,增速已经比去年有所下调;另一方面,过去两年间,大中型房企进行了大量货值储备,随时可以释放。

关键词: 销售额 总额 巨头

精选 导读

募资55亿港元万物云启动招股 预计9月29日登陆港交所主板

万科9月19日早间公告,万物云当日启动招股,预计发行价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预计9月29日登陆港交所主板。按发行1 167亿股计算,万

发布时间: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况曝光 隐形重仓股多为高端制造业

随着半年报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况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场基金总数为9794只,资产净值为269454 75亿元,同比上

发布时间: 2022-09-02 10:45
资讯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变卖房产 上市公司粉饰财报动作不断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变卖房产。四川长虹25日称,拟以1 66亿元的转让底价挂牌出售31套房产。今年以来,A股公司出售房产不断。根据记者不完全统

发布时间: 2022-08-26 09:44
资讯   2022-08-26

16天12连板大港股份回复深交所关注函 股份继续冲高

回复交易所关注函后,大港股份继续冲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开,随后震荡走高,接近收盘时触及涨停,报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发布时间: 2022-08-12 09:56
资讯   2022-08-12

万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东 中泰证券拟受让11%基金股权

7月13日,中泰证券发布公告,拟受让齐河众鑫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齐河众鑫)所持有的万家基金11%的股权,交易双方共同确定本次交易的标的资

发布时间: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连续7日每天30亿元逆回购 对债市影响如何?

央行12日再次开展了3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 10%。这已是央行连续7日每天仅进行30亿元的逆回购缩量投放,创下去年1月以来的最低操作规

发布时间: 2022-07-13 09:38
资讯   2022-07-13

美元指数创近20年新高 黄金期货创出逾9个月新低

由于对美联储激进加息的担忧,美元指数11日大涨近1%创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响,欧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黄金期货创出逾9个月新低。美

发布时间: 2022-07-13 09:36
资讯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线下跌 纳斯达克跌幅创下记录以来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续回落。数据显示,道琼斯指数上半年下跌15 3%,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29 5%,标普500指数下跌20 6%。其中,纳斯达克连续

发布时间: 2022-07-04 09:51
推荐   2022-07-04

融资客热情回升 两市融资余额月内增加超344亿元

近期A股走强,沪指6月以来上涨4%,融资客热情明显回升。数据显示,截至6月16日,两市融资余额1 479万亿元,月内增加344 67亿元,最近一个半

发布时间: 2022-06-20 09:41
资讯   2022-06-20

4个交易日净买入超百亿元 北向资金持续流入A股市场

北向资金净流入态势延续。继6月15日净买入133 59亿元后,北向资金6月16日净买入44 52亿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资金累计净

发布时间: 2022-06-17 09:37
推荐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