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 >

信用违约多发暴露风险 险企将专项自查网贷平台业务

2018-07-26 17:31:54 来源: 中新网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信用违约风险是否会传染到保险公司体系,已经引发各方关注。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近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向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信用违约风险是否会“传染”到保险公司体系,已经引发各方关注。

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近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向各地保监局及财险公司下发了《关于开展信用保证保险业务专项自查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要求各财险公司对信用保证保险业务进行专项自查,对信保业务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整治,评估各财险公司对2017年7月发布的《信用保证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简称“办法”)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风险隐患。自查结束后,险企向银保监会上报自查及整改方案。

也许对初次接触这个险种的人来说,这个名字非常拗口。什么保险?什么信用?什么保证?

先来做个科普——

信用保证保险是以信用风险为标的的保险,因投保人在信用关系中的身份不同,分为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

举个例子,假设借款人甲,贷款机构乙,资金端是丙。如果甲找乙借钱,资金端丙的风险偏好比较低,要求交一定保费,让保险公司来承担风险。保证保险即为履约险,是甲为了保证自己还款能力向保险公司购买的保险。而信用保险,是乙为了避免甲的信用风险而向保险公司买的保险。

这几年借贷业务增多,信用保证保险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大众视野中。一些网贷平台上承诺的为资金加保“履约险”就是保证保险中的一种。

近年来,信用保证保险在消费金融、小微企业融资领域发挥了诸多作用,为借款人增信,在借贷业务中扮演了资金资产连接器和风险缓释的角色。市场上对信用保证保险的风险也存在担忧:一旦借款人违约,保险公司就要按规定赔付,很容易让保险公司暴露风险敞口。

近日下发的《关于开展信用保证保险业务专项自查工作的通知》中,就提到了要通过自查强化保险公司合规经营、防范化解风险、提升内控管理为目标;及时发现风险隐患,从源头上遏制信保业务风险等。

自查范围包含网贷平台信保业务

通知要求,险企自查网贷平台相关信保业务对《信用保证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执行情况。其中包括:

不得与不符合互联网金融相关规定的网贷平台开展信保合作。

对网贷平台上的抵押类贷款保证业务,投保人为法人机构的自留责任余额不超过500万元,投保人为自然人不超过100万元,对于其他信保业务,投保人为法人机构的自留责任余额不超过100万元,投保人为自然人不超过20万元等限制的落实情况。

对合作的网贷平台执行严格的资质准入。保险公司与网贷平台签订的协议,应当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保险公司开展网贷平台信保业务,应当做好产品及服务等方面的披露。相关宣传内容应当经双方共同审核同意,避免虚假宣传等。

此前,网贷平台的火热推动了信用保证保险业务的快速发展。

不少网贷平台与保险公司合作推出信用保证保险产品对冲借款人信用风险。如借款人出现逾期违约,由保险公司给付保险金偿还借款。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一季度互联网财险中,信用保证保险保费收入9.04亿元,占一季度财险保费收入的6.25%,同比提高了4.59%,增速超过了其他互联网财险产品。

除对网贷平台的关注外,此次自查还重点关注:

公司信保业务承保限额是否超过上季度净资产10倍;对单个履约义务人及其关联方承保的自留责任余额不得超过上一季度末净资产的5%,且不得超过5亿元。超过以上自留责任余额要求的部分,应当办理再保险;未办理再保险的,不得承保。

是否为类资产证券化和债权转让行为、非公开发行债券、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等提供融资信保业务。

是否存在内控管理薄弱情况。

是否存在组织架构、人员结构、系统建设、承保经验、征信对接、数据积累及理赔不及时导致风险敞口过大的行为。

是否存在准备金相关问题。

是否存在大额赔付案件影响稳定经营的情况。

此次自查还重点关注了大额信保业务。通知规定:

自查范围为签单日期或保险起期在2017年7月11日至2018年7月10日期间的所有未到期及未决赔款信保业务。

大额业务自查范围为自信保业务开展以来,至2018年7月10日止,单户履约义务人保险金额2000万元以上的未到期及未决赔款融资性信保业务。

信用违约多发暴露风险

一位业内专家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信用保证保险在财产保险业务中占比并不大,但发展迅速。除与网贷平台推出履约保证险为消费金融提供增信外,近年来还广泛用于小微企业融资增信。近期网贷平台经历了“爆雷”潮,可能引起了监管对风险的重视,此次自查或有摸清隐患之意。

一位财险公司信用保险部门负责人表示,这次自查可能出于两个原因:一是自去年7月《信用保证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下发至今正满一年,通过自查监管能了解各家公司对于《办法》的执行情况;二是因为近期市场信用环境不好,整个信保业务也暴露了一些风险,监管想对这些风险进行摸底。

事实上,去年侨兴私募债违约事件就为信用保证险业务敲响了“警钟”——一家为为侨兴债提供信用保证险的财险公司因此陷入巨额赔付。

前述信用保险部门负责人进一步表示,受近期信用环境的影响,信保业务中借款人违约的情况明显增加。不少公司涉及现金贷、小微企业贷款等多种资产类型的信保业务都受到了影响,保险公司要承担的赔偿责任也加重了。

另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不少发行企业融资资管计划的金融机构,在发行时都会要求融资人为这个资管计划投保一份履约保证险,以便在融资人违约的情况下还有险企的资金池托底。现实情况是,近期这类资管计划违约情况比较多,导致保险公司不敢保此类业务了。少数还在开展此类业务的保险公司,担保的对象都在系统内部,比如为股东公司融资承保。

前车之鉴:风控弱者慎入

“近两年信用保证险发展很快,但是业务高度集中在大公司。中小公司也想分得市场,匆忙进入风控不足的后果是,一旦经济形势不好,资金链条一断违约率非常高,很容易在市场上爆发大的风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说。

朱俊生进一步表示:“信用风险与自然灾害等风险有很大区别,信用风险是主观的,自然灾害等风险是客观的。信用风险是动态的,历史数据不能完全说明在不同环境下的信用风险,它跟社会的信用体系有关系,和经济环境也有很大的关系。为动态的信用风险担保,需要有很强的风险管理能力。”

事实上,信用保证保险业务并非没有前车之鉴。在2000年前后,许多保险公司都推出了车贷险。车贷险是为消费者的信用作担保的保证保险,以确保借贷机构的权益。车贷险经历了几年井喷式发展,最终因消费者违约率过高,保险公司陷入亏损,在2003年中后期被各财险公司叫停。

值得关注的是,从去年开始,监管一直要求保险公司重视信用保证的风险。2017年4月,原保监会曾发布《中国保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业风险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严控信用保证保险业务风险。保险公司对信用保证保险开展穿透式排查,重点关注承保不能直接穿透底层风险的金融产品、各类收益权或债权转让质押变现、网贷平台融资等行为的信用保证保险业务,全面摸清风险底数,合理估算风险敞口。各家保险公司应审慎开展网贷平台信用保证保险业务。

2017年7月原保监会发布《信用保证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对信保业务做了更具体的规定。限制保险公司承保的信保业务自留责任余额不得超过上一季度末净资产的10倍。对单个履约义务人及其关联方承保的自留责任余额不得超过上一季度末净资产的5%,且不得超过5亿元。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去年《办法》发布后,保险公司已经主动对这一业务进行规范、压缩。例如,前述信用保险部门负责人就坦言:“从去年《办法》出台以后,公司认为形势不利于展业,信保业务收缩非常多,到目前为止没有涉及信保业务的赔付发生。能够躲过这轮信用违约潮,回想起来还是很幸运的”

朱俊生认为,监管层当前的大任务就是防范金融风险。从去年以来,金融体系防风险的动作不断,对信用保证险的约束也是其中一环。对于当前市场来说,信用风险对风险管理要求较高,建议风控能力不强的公司谨慎进入。

关键词: 专项 信用 风险

精选 导读

募资55亿港元万物云启动招股 预计9月29日登陆港交所主板

万科9月19日早间公告,万物云当日启动招股,预计发行价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预计9月29日登陆港交所主板。按发行1 167亿股计算,万

发布时间: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况曝光 隐形重仓股多为高端制造业

随着半年报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况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场基金总数为9794只,资产净值为269454 75亿元,同比上

发布时间: 2022-09-02 10:45
资讯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变卖房产 上市公司粉饰财报动作不断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变卖房产。四川长虹25日称,拟以1 66亿元的转让底价挂牌出售31套房产。今年以来,A股公司出售房产不断。根据记者不完全统

发布时间: 2022-08-26 09:44
资讯   2022-08-26

16天12连板大港股份回复深交所关注函 股份继续冲高

回复交易所关注函后,大港股份继续冲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开,随后震荡走高,接近收盘时触及涨停,报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发布时间: 2022-08-12 09:56
资讯   2022-08-12

万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东 中泰证券拟受让11%基金股权

7月13日,中泰证券发布公告,拟受让齐河众鑫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齐河众鑫)所持有的万家基金11%的股权,交易双方共同确定本次交易的标的资

发布时间: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连续7日每天30亿元逆回购 对债市影响如何?

央行12日再次开展了3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 10%。这已是央行连续7日每天仅进行30亿元的逆回购缩量投放,创下去年1月以来的最低操作规

发布时间: 2022-07-13 09:38
资讯   2022-07-13

美元指数创近20年新高 黄金期货创出逾9个月新低

由于对美联储激进加息的担忧,美元指数11日大涨近1%创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响,欧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黄金期货创出逾9个月新低。美

发布时间: 2022-07-13 09:36
资讯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线下跌 纳斯达克跌幅创下记录以来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续回落。数据显示,道琼斯指数上半年下跌15 3%,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29 5%,标普500指数下跌20 6%。其中,纳斯达克连续

发布时间: 2022-07-04 09:51
推荐   2022-07-04

融资客热情回升 两市融资余额月内增加超344亿元

近期A股走强,沪指6月以来上涨4%,融资客热情明显回升。数据显示,截至6月16日,两市融资余额1 479万亿元,月内增加344 67亿元,最近一个半

发布时间: 2022-06-20 09:41
资讯   2022-06-20

4个交易日净买入超百亿元 北向资金持续流入A股市场

北向资金净流入态势延续。继6月15日净买入133 59亿元后,北向资金6月16日净买入44 52亿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资金累计净

发布时间: 2022-06-17 09:37
推荐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