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 >

外资品牌吹响集结号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猛

2018-08-27 14:11:05 来源: 财经网

考验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真正时候已经到了。一方面,已经投了几千亿元的国家新能源补贴计划将在两年内结束,自主品牌将走出温室;另一方面

考验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真正时候已经到了。一方面,已经投了几千亿元的国家新能源补贴计划将在两年内结束,自主品牌将走出“温室”;另一方面,经过前几年的布局和探索之后,跨国车企开始通过在华合资企业推出本土化的新能源车型。粗略统计,今明两年之间,包括东风日产、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北京现代、广汽本田、东风本田、神龙多家合资车企将推出多款新能源国产车。

与此前市场试探色彩更浓,以进口车身份推出的新能源车型不同,这一轮跨国车企推出的基本都是最畅销车型的电动化版本,价格也更加亲民,一登场就摆明了对于实际销量和市场份额的渴望。

业内有观点认为,经过前期的市场培育之后,跨国车企踩准市场节拍,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大爆发前夕纷纷推出国产化的车型,在自主品牌前期的摸索探路之后进场集中发力“割韭菜”。凭借更胜一筹的品牌号召力和市场营销能力,外资品牌电动车将对自主品牌目前在新能源汽车的主导地位形成巨大挑战,今后自主品牌一家独大的局面将很难再现。

但也有观点认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很大,目前刚起步,即便有外资品牌进入,也是一同做大新能源汽车市场;而且外资品牌和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上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有主场优势的自主品牌还更早起步,在市场推广、用户需求和使用场景、售后体系等方面积累了几年的经验,因此不必过虑。不管怎样,随着外资品牌集体发力,中国新能源市场进入中外品牌正面交锋阶段。

外资品牌吹响集结号

8月底的成都车展上,已经停产十年之久的富康品牌将正式复活并推出其首款纯电动车,该车计划于今年年内上市。2019年,富康还将推出一款插电式混动SUV车型。6月20日,东风日产首款纯电动车型——轩逸纯电动版开启预售,补贴后预售价为16.6万元。据悉,这款车将在今年10月份正式上市。轩逸是东风日产旗下最为畅销的车型,平均月销3万辆。从最畅销的车型入手推出纯电动车型,且补贴后的售价拉低至16万元左右,由此不难看出东风日产发力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决心。

有类似考虑的不止东风日产一家。去年8月,北京现代推出首款纯电动车型新伊兰特EV的GS版和GS plus版,售价分别为19.98万元和20.28万元,扣除各种补贴后新伊兰特EV GS plus售价仅为11.38万元。用北京现代进入中国市场后最为成功的车型伊兰特命名,定价直逼比亚迪、吉利等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型,北京现代伊兰特EV同样一登场就摆明了自己的市场野心。但这只是开始,今年8月,北京现代推出索纳塔插电混动版,三款车型售价为22.28-25.68万元。这一定价,和雅阁、凯美瑞的普通混合动力版本价格相当。另据媒体报道,韩系车另一主力东风悦达起亚今年8月也将推出首款插电混合动力车型起亚K5 PHEV。

除了东风日产、北京现代等已经正式“出击”的合资车企,还有众多主流合资车企的新能源车企也已经进入“箭在弦上”的待命状态。上汽大众将在今年年底推出朗逸纯电车型,上汽通用在今年北京车展期间正式亮相了插电混动式VELITE 6以及纯电动SUV车型 Enspire。其中,VELITE 6将于今年9月正式上市,纯电动SUV Enspire也有望在今年年内推出。

从此前车企发布的新车计划看,广汽本田旗下首款纯电动SUV将于今年下半年正式上市,“同门兄弟”东风本田将于2019年推出首款纯电动SUV。这两家合资车企都将通过合资自主品牌推出新能源车型。而眼下正在中国掀起新一轮日系车企扩产潮的丰田,旗下两家合资车企业的扩产重点也都在新能源汽车。即便是此前一直押注传统内燃机技术路线升级的马自达,也表示“将在2020年内向中国市场投放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研发的新能源车型”。

“放下身段”抢市场

2014年以来,看到中国政府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决心,大众、丰田、通用、本田、日产等外资巨头纷纷发布中国电动化战略,明确在中国市场发力新能源汽车的时间表。从上述跨国车企发布的中国电动化战略看,2018-2020这三年是其集体发力的时间表。但之前部分汽车巨头也曾发布过类似的电动化战略,最终却因多种原因推后或不再提起,这次跨国车企巨头的电动化战略先后落地,很少跳票的一个关键原因,在于中国大力推行《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双积分政策),今年4月,双积分政策已经落地实施,而作为其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新能源车型积分考核政策,明年也将正式落地实施。

这也使得,眼下外资品牌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布局,和以往有所不同。以往,更多是展示技术和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的姿态,推出车型多以进口车为主,比如通用VOLT,大众e-up!和E-golf,宝马i3和i8等。但眼下这一轮的产品投放,跨国车企更注重实际市场需求和销量,基本都是通过合资车企,从最畅销的主力车型入手。比如东风日产轩逸,上汽大众朗逸,两款车型堪称国内轿车市场最畅销的两款明星车型,合资车企推出其电动版,显然是想借势传统燃油版的明星光环。

“从一开始,对于这款车的定位就是市场走量的车型,不管是车型设计还是最后的市场定价,都瞄准目前电动车市场最主流的需求,不是作为一款象征意义的电动车。”东风日产轩逸纯电动车项目负责人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

本田旗下两家合资车企,姿态更为灵活,是通过两家合资车企的自主品牌推出新能源汽车。“如果是以HONDA品牌推出,在设计研发、零部件采购、营销推广等方方面面,都需要和日本总部进行沟通,但放在合资企业旗下,灵活性更大,而新能源车在全球都属于新生事物,以合资品牌推出,更适应中国市场和中国用户。”一位本田中国人士曾如此解释。

丰田的做法则更为彻底,其直接借势中方合作伙伴的新能源车型。广汽丰田的首款纯电动车基于广汽传祺的纯电动SUV GS4 EV打造。向合资企业反向输送新能源产品和技术的并非广汽集团一家,长安、上汽、东风等国企都有这方面的计划。有消息称,别克首款纯电动车来源于荣威Ei5,富康首款纯电动车型是基于东风风神A60 EV车型打造。不过,这些说法并未得到官方确认。

“以往,大家对于外资品牌电动车的印象大多小型车、空间有限,价格还贵,动辄30、40万。但外资品牌近来新推出的这些电动车,瞄准的是最大众化的市场,定价策略也放下‘身段’不考虑品牌溢价。这一次,外资品牌在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展现出真正的进攻姿态,为了抢占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这些大企业前期宁可亏本也要做,而且从资金实力上他们也亏得起。”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认为,到了真正抢市场的时候,外资巨头在中国新能源市场姿态放得很低,这也是其可怕之处。

首次“正面交锋”时刻

“市场逐渐起来了,‘割韭菜’的人就多了。”对于外资品牌近年频频布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一位自主品牌负责人如此戏谑。从市场规模看,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猛。2011年的8159辆,到2017年的77.7万辆,其中2015—2017年产销量位居世界第一。

在6月份一次沙龙上,国家电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原国家能源局科技司司长、规划司司长江冰表示,我国电动车行业正处于大爆发前夜,从手机、传统燃油车的发展轨迹看,我国电动车销量最快在2020年将迎来大爆发阶段,每年增长量级都是几百万辆,2030年电动车保有量有望突破1亿辆。

在这样的预期下,没有企业会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掉以轻心。但在外资品牌真正开始行动后,业内最为担心的便是,自主品牌怎么办?近两年,自主品牌车企负责人在多个场合,都被问及如何面对外资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而自主品牌负责人在公开场合给出的答案也都颇为乐观。

在此前的一个行业论坛上,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研究院院长倪绍勇表示,在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方面,中外品牌都处于探索阶段,本土品牌更具优势。而北汽新能源工程研究院总工程师俞会根同样认为,现阶段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尤其是乘用车市场只是刚起步,市场占比还很低,远未到激烈竞争的阶段,外资品牌进入,更大的可能是大家共同把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做大。

有观点认为,自主品牌已经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摸爬滚打了3-4年以上,对于市场和用户更为了解,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外资品牌想再比自主品牌定价高个几万元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在轩逸纯电动版公布售价后,就有媒体质疑,在续航里程等关键指标明显比自主品牌的纯电动轿车低一截的情况下,凭什么定价还要比吉利等自主品牌纯电动车型高出2-4万元左右?

对此,上述东风日产纯电动轩逸负责人颇为自信地表示,无论是能耗,还是整车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等使用体验,肯定明显好于市面上的电动车。续航里程我们认为其实并不是客户最关键的痛点。作为一辆家用轿车,没有必要动辄400-500公里的续航里程。因此,不管自主品牌口头上如何乐观,外资品牌这一轮集体发力绝对是有备而来,不容忽视,自主品牌又该如何应对?

对此,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营销公司总经理李一秀给出的回答是,无他,做好产品与服务。“2020年之前新能源汽车基本上是政策和商业模式导向,后面就是市场和产品导向。在最关键的2020年时间点上,我们要拿出全新一代、过硬的产品和技术,能做到未来就没有生存的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在外资品牌电动车集体发力的同时,自主品牌也开始在新能源领域进行技术和品牌升级。在东风日产轩逸开启预售的同时,吉利领克01插电式混动车型也开始预售,长城魏派的混合动力车型P8去年年底就已经登陆工信部的新产品目录,计划今年上市。北汽新能源去年也已经推出高端电动车品牌ARCFOX。

没有推出独立高端品牌的比亚迪,今年7月也推出了全新一代唐,在产品与技术上大大升级。从定价上来看,自主品牌全新的新能源产品进一步提升至10-15万元,甚至到18万元左右,与合资品牌的新能源车型定价基本在同一区间。这意味着,中外汽车品牌真正正面交锋的时代已经到来。

关键词: 外资

精选 导读

募资55亿港元万物云启动招股 预计9月29日登陆港交所主板

万科9月19日早间公告,万物云当日启动招股,预计发行价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预计9月29日登陆港交所主板。按发行1 167亿股计算,万

发布时间: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况曝光 隐形重仓股多为高端制造业

随着半年报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况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场基金总数为9794只,资产净值为269454 75亿元,同比上

发布时间: 2022-09-02 10:45
资讯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变卖房产 上市公司粉饰财报动作不断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变卖房产。四川长虹25日称,拟以1 66亿元的转让底价挂牌出售31套房产。今年以来,A股公司出售房产不断。根据记者不完全统

发布时间: 2022-08-26 09:44
资讯   2022-08-26

16天12连板大港股份回复深交所关注函 股份继续冲高

回复交易所关注函后,大港股份继续冲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开,随后震荡走高,接近收盘时触及涨停,报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发布时间: 2022-08-12 09:56
资讯   2022-08-12

万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东 中泰证券拟受让11%基金股权

7月13日,中泰证券发布公告,拟受让齐河众鑫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齐河众鑫)所持有的万家基金11%的股权,交易双方共同确定本次交易的标的资

发布时间: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连续7日每天30亿元逆回购 对债市影响如何?

央行12日再次开展了3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 10%。这已是央行连续7日每天仅进行30亿元的逆回购缩量投放,创下去年1月以来的最低操作规

发布时间: 2022-07-13 09:38
资讯   2022-07-13

美元指数创近20年新高 黄金期货创出逾9个月新低

由于对美联储激进加息的担忧,美元指数11日大涨近1%创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响,欧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黄金期货创出逾9个月新低。美

发布时间: 2022-07-13 09:36
资讯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线下跌 纳斯达克跌幅创下记录以来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续回落。数据显示,道琼斯指数上半年下跌15 3%,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29 5%,标普500指数下跌20 6%。其中,纳斯达克连续

发布时间: 2022-07-04 09:51
推荐   2022-07-04

融资客热情回升 两市融资余额月内增加超344亿元

近期A股走强,沪指6月以来上涨4%,融资客热情明显回升。数据显示,截至6月16日,两市融资余额1 479万亿元,月内增加344 67亿元,最近一个半

发布时间: 2022-06-20 09:41
资讯   2022-06-20

4个交易日净买入超百亿元 北向资金持续流入A股市场

北向资金净流入态势延续。继6月15日净买入133 59亿元后,北向资金6月16日净买入44 52亿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资金累计净

发布时间: 2022-06-17 09:37
推荐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