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 >

国内原奶价接近历史最低点 那么行业为何如此低迷?

2018-09-25 10:52:46 来源: 每经网

从父辈开始从事奶牛养殖,今年已从业30年的王勇(化名)称自己快要做不下去了。等这些饲料消耗完,明年就不做了。近日,王勇告诉《每日经济新

从父辈开始从事奶牛养殖,今年已从业30年的王勇(化名)称自己快要做不下去了。“等这些饲料消耗完,明年就不做了。”近日,王勇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今年夏天,高温天气影响产奶量,加之奶价低迷,和王勇遭遇一样的普通奶牛养殖户并不少,他们感觉行业越来越难做。在原奶业此轮低迷行情中,受影响的不仅是养殖户和中小型牧场,甚至多家主要养殖奶牛的上市企业也陷入亏损,如中国圣牧、现代牧业、原生态牧业这三家港股上市公司。

成本上涨和售价低迷,奶农退出的现象也在加剧。目前,国内原奶价甚至接近历史最低点,那么行业为何如此低迷?奶农们的出路又在哪里?

●原奶价低迷遇产量下滑

9月7日,某奶牛养殖场经营者告诉记者:“现在的收购价是3.8元/公斤,对于目前奶牛养殖来说,价格没有4.5元/公斤是很难做下去的。”

“现在行业不对,连保证生存的价格都没有。”从业十余年,经营着多家几百头规模牧场的李明(化名)告诉记者。

近几个月恰好是原奶产量较少的时节。奶牛养殖有一定季节性,从11月到次年5月,是奶牛产量较高的季节,而5月到9月这段时间,因高温且湿度大,奶牛不仅奶量降低,淘汰率也在上升。

“南方每头牛产奶量每天一般在20公斤左右,最近产量只有17公斤。”李明说。

奶价低迷再遇产量较少时节,这对部分养殖户影响不小。实际上,国内奶价低迷行情仍在持续。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原奶收购价格从今年1月到8月连续下跌近8个月。今年1月第一周,内蒙古、河北等10个奶牛主产省(区)生鲜乳平均价格为3.53元/公斤,而8月第三周,我国主要省份(区)生鲜乳平均价格为3.38元/公斤,接近历史“冰点”。记者注意到,自2016年1月以来,3.37元/公斤的价格是最低值。

但养牛成本却不断走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多位中小牧场经营者处了解到,饲料占养殖成本的大头,大概为每头牛40元~50元/天,加上上升的环保设备成本、土地租金、资金利息、运输费用等,他们经营已处于亏损中。“南方的气候不适合养牛,牛病痛多,产量低,饲养成本比北方高十多块。”有经营者说。

对于部分南方中小养殖户来说,一方面产量下降,折旧增加,而南方乳企到北方购奶也更多,也带来影响。

“北方的产量高,一头牛每天能产35~40公斤,这边的乳企在北方每天购奶量至少150吨,价格可以达到5.4(公斤/元)。”李明进一步解释,“因为鲜奶有特殊性,今天卖不掉就只能倒掉,自己喝也消耗不完,也不可能卖给其他人,所以没有还价能力。”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局部地区的原奶市场似乎又有紧缺现象。由于国内多地都在“清退”牧场,南方牧场关门不少,加剧奶源不足。今年8月开始,已出现一些抢奶现象,一些南方奶贩子去北方抢奶。

记者近日联系到的南方多位牧场经营者,有人认为:“现在没有到奶荒的程度,但国内奶源确实比较紧张。”

虽然少数地方出现奶源紧张,但有经营者表示,奶价并没有涨,今年夏天对他们来说非常艰难。

●三家原奶上市公司亏损

行业寒冬中,规模更大的奶牛养殖上市公司也陷入亏损中,且部分企业亏损扩大。其中,中国圣牧亏损额度最大。2016年,因非有机奶牛生物资产公平值调整亏损且应收贸易款项拨备大幅增加,其净利润出现15%的下滑。2017年全年净利润亏损8.24亿元;今年上半年,中国圣牧净利润亏损高达11.86亿元。其中,生物资产公平值减销售费用的变动,亏损值达8.86亿元,而“生物资产公平值减销售费用的变动”是指其奶牛作为生物资产价值下降。

现代牧业、原生态牧业和西部牧业三家公司都于2016年开始出现亏损。其中,原生态牧业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5.37亿元,净利润为亏损5334.2万元,同比下降210.51%。公司表示,亏损主要由于国内原料奶价格预期下跌致生物资产公平值变动减销售成本亏损1.4亿元。

今年上半年,现代牧业和西部牧业的净利润仍分别亏损1.4亿元和亏损4161.66万元。此外,受今年上半年原奶价格影响,一直增长较好的庄园牧场出现了净利润下滑。

今年上半年,原生态牧业销售收入为5.37亿元;销售成本为4亿元,其中饲料成本为2.86亿元,占71.5%,其他占比较大的成本还包括折旧及兽医成本等。

在产销量方面,原生态牧业上半年原料奶总销量同比增长8.9%至13.95吨,但报告期内,根据其披露的每头牛平均年度产奶量11.8吨及目前62021头牛的养殖规模计算,其半年内的产奶量约36.59吨左右,表现出明显的产能过剩。

乳业专家宋亮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中高端市场的奶源出现一定的过剩。

前述牧场经营者也表示:“现在有很多企业通过增加产量止亏,但经常出现增产不增收。”

除原奶行业不景气,在缺乏经验和渠道的情况下发展下游也是部分原奶上市公司的亏损原因。2016年,西部牧业出现亏损,其表示,除受上游畜牧业板块拖累外,还因其向下游转型后,新产品、新品牌在宣传推广、拓展市场过程中遇到巨大困难,造成近年来经济效益不断下滑。

今年7月,西部牧业两次向关联方转让资产,交易总计出售其16家全资及联营的奶牛、肉牛养殖公司股权,试图转型。

●原奶价低迷遇进口冲击

奶价低迷背后是进口冲击的直接影响。2013年国内一度出现奶荒现象,但2014年开始,由于奶农补栏释放产能和国外大包粉进口量骤增等原因,国内奶牛养殖企业开始面临原奶价格下降和生乳被拒收等问题。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曾介绍,据海关数据,我国乳制品进口量从2008年的38.7万吨,增加到了2017年的247.1万吨。2017年进口乳制品折合成生鲜乳达1485万吨,占国内生鲜乳产量的40.6%。乳制品进口主要是原料粉,2017年进口量是71.8万吨,折合成生鲜乳相当于570万吨。

中国圣牧品牌总监刘磊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奶价的痛点主要还是与国际市场有关,国际上大包粉非常便宜,对国内生鲜乳会有影响。有些产品不会用生鲜乳,会直接用大包粉还原,以前用生鲜乳的产品都改用大包粉,对生鲜乳市场有一定冲击。”

河北廊坊一中型牧场的营业主告诉记者,据其了解,近年来,下游乳制品加工企业大多认为进口原料奶充足且廉价,因此他们并“不缺奶”,收奶意愿也不强烈。目前,很多牧场每月和下游企业协议中的奶量远远小于产奶量,多余生乳只能低价卖出甚至倒掉。

在经营效益不佳的前提下,上游牧场在环保方面所需投入的资金也让不少原奶企业更加感到压力。

华夏畜牧兴化有限公司的一位前员工告诉记者,养殖场的运营中,除占比最大的饲料费用外,污水处理费用也是开 销大头。在其牧场中,每吨废水的处理费用在是31元至32元,牧场每天大概会产生600吨废水,每天一个牧场的废水处理费需近2万元。

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中国奶牛存栏呈现持续下降的态势。2016年这一数字为1413万头,下降幅度达6.3%,创五年来新低。其预测,2017年以来,因环保风暴影响,诸多城市周边中小牧场关闭,且环保趋严下牧场扩容难度增加,全国奶牛存栏2018年或难有增长,产能收缩趋势应仍在持续。

乳业专家王丁棉对记者表示,2017年,我国奶源自给率为71%,此前在73%左右,而预计今年会降至70%,自给率一直处于下降趋势。

面对多重压力,原奶企业应该如何破局?

●措施:政策支持加下游反哺

当前,与上下游企业进一步结合是原奶企业走出困境的出路之一。苏昊表示,如今养殖企业上岸基本上有两个办法,即垂直一体化的往前或者往后。向前是投靠更上游的饲料供应商,向后则是投靠下游的乳制品加工企业。

记者梳理发现,在资本市场中并不难发现这类下游企业的“投靠”案例。如现代牧业与蒙牛的合作,中国圣牧与上游饲料企业大北农的合作。

从业绩上来看,在蒙牛的扶持下,现代牧业的经营状况明显好转。二者合作期间,蒙牛承担了其下游业务的市场推广等销售费用,还承担了现代牧业大部分生乳的收购任务。

苏昊分析称:“客观来看,原奶企业往上游和往下游投靠都是不得已而为之。但对比来看,投靠下游或许是个更明智的选择,这样起码能保证奶源尽量卖得出去。”但苏昊同样表示,所谓“投靠”并不能真正解决原奶行业当前的问题。随着牧场退奶现象的加剧,2018年下半年将是原奶大行业一个十分紧要的关头。

苏昊建议,为帮助原奶企业渡过难关,在国家层面,应转变对原奶企业的补贴方式,将各类补贴汇集到一起,尽量做到专款专项,一比一配。下游乳制品加工商,应开始对上游原奶行业进行“反哺”,遏止当前原奶行业的“去势化”过程,帮助原奶行业的振兴。

在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畜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刘玉满看来,“奶牛养殖,尤其是规模化养殖对土地的需求属于刚性需求。”他同时指出,发展奶牛规模化养殖并非规模越大越好,奶牛养殖业要与种植业相结合。

当前国家的一些政策,也正支持原奶行业及企业走出寒冬。今年2月,农业农村部下属相关单位公布了生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和复原乳鉴定标准四个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讨论稿,首次提出将对生乳质量实施分级制度。

业内人士分析称,这一新标准有利于加工企业进一步寻找优质奶源,体现国内生乳的品质优势,规范大包粉的使用,对上游原奶企业做到进一步的保护。

刘磊也向记者表示:“现在整个行业还是提倡优质乳,尽量以生鲜奶为主,生鲜乳没有经过还原和高温,在质量上会更好。”

6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再度表明上游奶牛养殖业良性发展的重要性。《意见》要求,到2020年国内100头以上规模养殖比重超过65%,奶源自给率保持在70%以上。《意见》还鼓励政府引导乳企、奶农建立价格协商机制,签订长期购销合同。这有利于养殖户提高抗风险能力,保护原奶收购价格,促进奶农积极性。

一位奶牛养殖场的经营者告诉记者,目前在原奶行业中依旧存在着一批坚定的从业者,他们都迫切期待行业的振兴。

据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9月第二周,内蒙古、河北等10个奶牛主产省(区)生鲜乳平均价格为3.45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0.6%。尽管奶价有小幅上涨,但国内原奶业走出“寒冬”的时间还需静待观察。

关键词: 最低点 行业 历史

精选 导读

募资55亿港元万物云启动招股 预计9月29日登陆港交所主板

万科9月19日早间公告,万物云当日启动招股,预计发行价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预计9月29日登陆港交所主板。按发行1 167亿股计算,万

发布时间: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况曝光 隐形重仓股多为高端制造业

随着半年报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况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场基金总数为9794只,资产净值为269454 75亿元,同比上

发布时间: 2022-09-02 10:45
资讯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变卖房产 上市公司粉饰财报动作不断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变卖房产。四川长虹25日称,拟以1 66亿元的转让底价挂牌出售31套房产。今年以来,A股公司出售房产不断。根据记者不完全统

发布时间: 2022-08-26 09:44
资讯   2022-08-26

16天12连板大港股份回复深交所关注函 股份继续冲高

回复交易所关注函后,大港股份继续冲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开,随后震荡走高,接近收盘时触及涨停,报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发布时间: 2022-08-12 09:56
资讯   2022-08-12

万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东 中泰证券拟受让11%基金股权

7月13日,中泰证券发布公告,拟受让齐河众鑫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齐河众鑫)所持有的万家基金11%的股权,交易双方共同确定本次交易的标的资

发布时间: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连续7日每天30亿元逆回购 对债市影响如何?

央行12日再次开展了3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 10%。这已是央行连续7日每天仅进行30亿元的逆回购缩量投放,创下去年1月以来的最低操作规

发布时间: 2022-07-13 09:38
资讯   2022-07-13

美元指数创近20年新高 黄金期货创出逾9个月新低

由于对美联储激进加息的担忧,美元指数11日大涨近1%创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响,欧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黄金期货创出逾9个月新低。美

发布时间: 2022-07-13 09:36
资讯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线下跌 纳斯达克跌幅创下记录以来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续回落。数据显示,道琼斯指数上半年下跌15 3%,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29 5%,标普500指数下跌20 6%。其中,纳斯达克连续

发布时间: 2022-07-04 09:51
推荐   2022-07-04

融资客热情回升 两市融资余额月内增加超344亿元

近期A股走强,沪指6月以来上涨4%,融资客热情明显回升。数据显示,截至6月16日,两市融资余额1 479万亿元,月内增加344 67亿元,最近一个半

发布时间: 2022-06-20 09:41
资讯   2022-06-20

4个交易日净买入超百亿元 北向资金持续流入A股市场

北向资金净流入态势延续。继6月15日净买入133 59亿元后,北向资金6月16日净买入44 52亿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资金累计净

发布时间: 2022-06-17 09:37
推荐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