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 >

低速增长将成为车市常态 相比之下新能源汽车逆势增长

2018-10-25 15:44:28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今年9月,汽车产销比上年同期明显下降,延续今年以来汽车市场的低迷走势。其中,乘用车和商用车产销量同比下降都非常明显。而今年前9个月,

今年9月,汽车产销比上年同期明显下降,延续今年以来汽车市场的低迷走势。其中,乘用车和商用车产销量同比下降都非常明显。而今年前9个月,整体汽车产销量增速也持续回落,总体表现低于年初预期。

低迷的车市加速了汽车产业的洗牌,一部分汽车品牌或逐步退出市场,而那些大力推进技术升级,努力贴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将迎来春天。

低速增长将成为车市常态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前不久发布的月度产销数据显示,今年9月汽车产销同比大幅下滑。当月,全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35.62万辆和239.4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1.71%和11.55%。其中,乘用车生产202.48万辆,同比下降11.86%;销售206.05万辆,同比下降12.04%。1月至9月,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速跌破1%,仅为0.64%。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乘用车市场出现了“结构性分化”。此前,在进口整车和零部件降税政策的推动下,乘用车市场消费升级趋势明显。据统计,9月豪华品牌零售同比增长13.0%,而自主品牌传统燃油车下降17.0%,主流合资品牌下滑14.0%。

从数据不难看出,新能源汽车和豪华品牌的增长势头非常强劲,但传统燃油车、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的市场状况却不尽如人意,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显然不利于车市销量的增长。

另外,曾经“野蛮生长”的SUV市场也已回归理性。9月SUV狭义零售销量同比下降14.5%,仅为80.3万辆。今年前三季度SUV累计销售684.7万辆,同比增幅已收窄至0.4%。

对此,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汽车产销高速增长的时期已经过去,低速增长将可能成为汽车市场的常态。但与此同时,我国汽车行业集中度也在进一步提高。“我国汽车产业仍有很多积极向好因素,考虑到我国老旧汽车报废更新替代量与部分三、四线小城镇的需求量,汽车行业的增长空间仍较广阔。”辛国斌说。

面对竞争愈加激烈的汽车市场,各大企业都在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和产品品质,让产品更加满足市场需求。

日前,北京现代全新高性能轿车菲斯塔正式上市,11万多元至15万多元的售价已经直接下探到自主品牌的产品价格区间。

北京现代常任副总经理刘宇说:“以前,现代汽车一般都是在全球首发之后半年或四个月之后才在中国投放新车型,而现在则是率先在中国投放。另外,过去一直在按欧洲和美国市场的汽车消费逻辑去组织生产,而现在则强调要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这些都是北京现代积极推进本土化的改变。”

据北京现代韩方副总经理文成坤透露,北京现代烟台研发中心是现代汽车在海外最大的研发中心,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研发车型。目前,北京现代的研发、生产、设计、科技等方面的本土化都在积极推进,已经实现了98%的本土化,并正在为最终实现100%本土化努力。

数据显示,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北京现代的销量每个月都在增长,虽然中国汽车市场整体放缓,但北京现代的终端零售却是正的。“对于有准备的企业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刘宇说。

新能源汽车逆势增长

今年前九个月,整体汽车产销量持续下滑,其中乘用车和商用车都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降,但新能源汽车却呈现了同比高速增长的态势。

9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7万辆和12.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64.4%和54.8%。而前9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3.5万辆和72.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73%和81.1%。

不论从产量还是市场需求来看,新能源汽车都表现出非常迅猛的增长态势。今年十一假期期间,作为江苏地区顶级车展的苏州车展异常火爆,参展厂商数量、观众数量,以及交易量都创了历史新高。虽然车市增长放缓,而且正在十一假期期间,但国内在售的汽车品牌几乎悉数到场。新能源、智能化车型也成为苏州车展的重头戏,众多厂商在车展上发布了一大批新技术、新产品。

车展主办方、苏州志诚展览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建明表示,虽然车市增速趋缓,但消费者对汽车产品的需求和消费升级的趋势并没有变。更高品质、更高技术含量的汽车产品受到市场追捧,新能源、智能化汽车已经成为汽车市场一个新的增长点。

在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国内外各大汽车企业也纷纷加大力度推进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北汽、上汽、长安、比亚迪、吉利等一大批自主品牌车企在新能源方面都取得了巨大发展,北汽新能源已经取代特斯拉成为全球销量最大的纯电动汽车企业,而奔驰、宝马、大众、丰田、现代等一大批国际企业也纷纷在中国市场投入新能源汽车产品。

同时,在技术路线上开始多点突破,不仅是纯电动,国内外车企也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等技术方面持续发力。

在日前举行的中韩汽车产业发展研讨会上,中外专家表示,新能源汽车发展要多条腿走路,氢燃料电池车将是未来汽车产业技术竞争的制高点。预计到2030年,国内或将实现燃料电池和氢能的大规模推广应用,纯电动汽车与燃料电池汽车将长期互补存在。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张学颖表示,氢能在工业、电力领域,特别是在交通领域实现零排放具有独特优势。我国氢能源丰富,是全球最大的氢气生产国。但是,我国氢能产业发展起步比较晚,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目前,丰田、本田、现代等跨国车企进行了燃料电池车小批量生产和销售。据了解,到2025年,现代汽车将向法国出口大约5000辆燃料电池车,含乘用车和商用车。 而国内的宇通、福田、重汽等企业也开发了多款燃料电池客车、物流车、牵引车等产品。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进华表示,未来将重点聚焦突破关键技术、壮大产业链抓短板,不断推进纯电动、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技术多方向发展。

自主品牌竞争压力加大

今年9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下降明显。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80.6万辆,同比下降16.5%,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9.1%,比上年同期下降2.1个百分点。轿车、SUV、MPV车型销量全部同比呈现下降态势,之前一直热销的自主品牌SUV车型同比下降18.6%,MPV车型销售同比下降近20%。

而前9个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724.2万辆,同比下降1.5%,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2%,比上年同期下降0.9个百分点。轿车、SUV、MPV销量占比多呈现下降态势。

工信部表示,汽车销量增速放缓原因是多方面的,目前我国汽车产销基数比较大,2017年达到了2940万辆的产销规模,在这个基数上持续高速增长较难实现。

同时,消费者消费升级需求强烈,对于汽车产品技术、品质等需求更加提高,这也推进中国汽车产业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行业洗牌进一步加速。

专家表示,虽然车市增速放缓,但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有很多积极向好因素。汽车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汽车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高于产销量增速,行业整体比较健康。同时,新能源汽车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辛国斌表示,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提高,老旧汽车更新换代的需求潜力很大,而且三四线的一些小城镇的汽车消费需求量很大,今后汽车市场的增长速度可能不像以前那样高速,但发展空间依然比较广阔。

关键词: 车市

精选 导读

募资55亿港元万物云启动招股 预计9月29日登陆港交所主板

万科9月19日早间公告,万物云当日启动招股,预计发行价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预计9月29日登陆港交所主板。按发行1 167亿股计算,万

发布时间: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况曝光 隐形重仓股多为高端制造业

随着半年报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况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场基金总数为9794只,资产净值为269454 75亿元,同比上

发布时间: 2022-09-02 10:45
资讯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变卖房产 上市公司粉饰财报动作不断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变卖房产。四川长虹25日称,拟以1 66亿元的转让底价挂牌出售31套房产。今年以来,A股公司出售房产不断。根据记者不完全统

发布时间: 2022-08-26 09:44
资讯   2022-08-26

16天12连板大港股份回复深交所关注函 股份继续冲高

回复交易所关注函后,大港股份继续冲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开,随后震荡走高,接近收盘时触及涨停,报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发布时间: 2022-08-12 09:56
资讯   2022-08-12

万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东 中泰证券拟受让11%基金股权

7月13日,中泰证券发布公告,拟受让齐河众鑫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齐河众鑫)所持有的万家基金11%的股权,交易双方共同确定本次交易的标的资

发布时间: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连续7日每天30亿元逆回购 对债市影响如何?

央行12日再次开展了3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 10%。这已是央行连续7日每天仅进行30亿元的逆回购缩量投放,创下去年1月以来的最低操作规

发布时间: 2022-07-13 09:38
资讯   2022-07-13

美元指数创近20年新高 黄金期货创出逾9个月新低

由于对美联储激进加息的担忧,美元指数11日大涨近1%创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响,欧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黄金期货创出逾9个月新低。美

发布时间: 2022-07-13 09:36
资讯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线下跌 纳斯达克跌幅创下记录以来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续回落。数据显示,道琼斯指数上半年下跌15 3%,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29 5%,标普500指数下跌20 6%。其中,纳斯达克连续

发布时间: 2022-07-04 09:51
推荐   2022-07-04

融资客热情回升 两市融资余额月内增加超344亿元

近期A股走强,沪指6月以来上涨4%,融资客热情明显回升。数据显示,截至6月16日,两市融资余额1 479万亿元,月内增加344 67亿元,最近一个半

发布时间: 2022-06-20 09:41
资讯   2022-06-20

4个交易日净买入超百亿元 北向资金持续流入A股市场

北向资金净流入态势延续。继6月15日净买入133 59亿元后,北向资金6月16日净买入44 52亿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资金累计净

发布时间: 2022-06-17 09:37
推荐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