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 >

ARM停止与华为合作 华为要完成ARM+对手的工作量

2019-05-23 08:34:54 来源: 虎嗅APP

昨天下午,ARM中国的公关直接电话虎嗅,表示原定于6月初在深圳举行的新产品(AI相关)发布会被通知取消,而且也没有延后举行的具体计划。在挂

昨天下午,ARM中国的公关直接电话虎嗅,表示原定于6月初在深圳举行的新产品(AI相关)发布会被通知“取消”,而且也没有延后举行的具体计划。在挂断电话之后,我的内心其实已经有了最坏的设想。

果不其然,就在晚上7点多,BBC直接拿到了ARM的内部通知文件:因为包含来自美国的技术,ARM(英国)已经要求员工“停止所有与华为及其子公司正在生效的合约、支持及未决约定”。

在听到彻底的停止合作消息之后,虎嗅也向ARM中国相关人士了解到了部分情况——ARM中国的新产品发布会取消,同样是因为来自英国母公司的压力,显然是想彻底避嫌。

华为在晚些时候也发表了一份简短声明:

“我们重视与合作伙伴的密切关系,但也认识到他们中的一些由于政治动机的决定而承受的压力。我们相信这一令人遗憾的局面能够得到解决,我们的首要任务仍然是继续向全球客户提供世界一流的技术和产品。”

至此,ARM彻底暂停与华为合作已成定局。但我们到底应该怎么看这件事?

一、ARM是什么样的存在?

对于少数人来说,ARM的名字并不陌生,毕竟这是一家凭借自身技术助推整个智能手机时代的公司。

ARM公司的拳头产品就是“ARM处理器”,它的特点是采用RISC(精简指令集,相对于PC使用的CISC复杂指令集而言),通过对计算机底层运行的精简,让整个处理器更加高效。这也让其在电源有限、移动使用的智能终端时代,成为了最优的选择。

当然,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ARM公司自己的运行机制——ARM自己不销售实体产品,而是只销售技术授权,从最基础的指令集,再到特定的Core设计,甚至是后续的处理器优化魔改,都有专门的技术授权项目。

这种模式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发明,某种程度上堪比台积电的晶圆代工业务,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大幅降低了移动端处理器的进入门槛。

设计芯片可不是什么轻松易于且好玩的事情,且不说如何招揽足够多的人才进行前沿技术研发,还有一次就可能耗资上千万的的流片、测试,最后还有软硬件的兼容、优化等等。

但是由于ARM的存在,手机处理器厂商的负担一下子就轻了下来,因为它们不再需要去进行风险最高的处理器底层开发,而是可以直接从ARM手中买来授权,然后拿着这份授权去到自家晶圆厂或者别家晶圆代工厂,利用ARM给的芯片设计资料“快速(相较于自研芯片而言)”生产出自己所需要的CPU、SoC等芯片。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ARM所收取的这笔“授权费”其实更类似于让手机处理厂商们“凑份子”,而不是“过路费”。因为ARM从来不“雁过拔毛”,授权费一点都不高:2017年,ARM在世界范围内已经累积出货500亿颗ARM处理器,但根据第三方数据,其2018年当年的其授权费和版权使用费加起来也大概只有16.5亿美元(约合114亿人民币)。而在同期,光是华为一家的消费者业务收入就已经达到了3488亿人民币。

再者,ARM授权卖了这么多年,你啥时候听过这么多合作方有叫太贵的?

而且这种模式其实也压力重重,ARM同样需要背负整个生态对于处理器性能进展的期待,假如想要赚取更多的营收,也只有进一步将ARM生态做大一条路。这毫无疑问是一家值得敬佩的国家(说ARM躺着收钱的媒体都可以回去洗洗睡了)。

其二,是ARM的授权机制,保证了整体生态的秩序,维护了软硬件生态的良好兼容。

不同于PC时代的X86架构,ARM的RISC架构其实演进的幅度一直很大,在庞大的性能需求面前,ARM的指令集已经进行了十多次的演进、分级。如果想要把一个处理器的硬件性能充分发挥出来,那么软件系统必须对这些指令集进行良好的支持。

也正是因为ARM的存在,整个ARM处理器的指令集演进节奏一直被控制的很好,系统既不需要频繁得去适应新的指令集,同时还能更深层次地去对指令集进行优化。

不管怎么看,ARM都是一家典型的“不作恶”科技公司,至于为什么现在也“翻脸不认”华为,究竟现有的ARM处理器中包含多少来自美国的技术?截至发稿虎嗅也未能从相关人士处得到说法。但相信还是受到了来自美国政府的直接压力。

正如任正非前天接受采访时的一句回答:

美国是法制国家,美国企业不能不遵守法律,实体经济要遵守法律。媒体也不要老骂美国企业,大家多为美国企业说话,要骂就骂美国政客。

二、ARM中国究竟是个什么情况

就在去年的5月份,我们曾对ARM中国合资公司的成立做过专门的报道(点击查看《中国芯第一次“突围战”》)。

此前流出的ARM中国集资PPT

此前流出的ARM中国集资PPT

这家合资公司最大的亮点就在于中方投资者占股51%,ARM占股49%,且直接接管了ARM在中国境内的所有业务。

此前流出的ARM中国集资PPT

此前流出的ARM中国集资PPT

可惜的是,管理主导权并不等于整体技术的转让。在当时流出的一份ARM中国集资PPT中,其实就明确地展示了ARM中国和ARM英国母公司以及中国客户之间的授权关系:ARM英国母公司先行对ARM中国公司进行授权,随后ARM中国才可以对中国客户进行授权,这个顺序并不能打乱。

考虑到现在ARM英国母公司已经下发通知暂停合作,ARM中国子公司是没有办法跨过英国母公司的允许,对华为进行相应技术授权的。

略有深意的是,ARM中国的成立其实与海思崛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来华为在智能手机持续快速成长,二来华为本身在整个通信领域就是龙头,现在更是已经研发出了鲲鹏920这样的ARM服务器CPU。专门建立一个中国子公司无疑会让双方的合作更加方便。

三、华为会遭受到多大的影响?

客观地说,应该比大部分人想的都大。

根据ARM自己的财报,2018财年中国区的销售额占了ARM全球销售额的约20%,而这个数字绝大部分都是华为海思贡献的。

正如我们上文所提到的,ARM对于处理器的授权是多种多样的,但从最底层的基础架构到最终的处理器,主要基本可以分为这样几档:

1、首先是处理器的指令集。

指令集其实就是ARM处理器的一部分硬件设计逻辑,也是整个ARM处理器最基础的部分。你可以把现实中的CPU看成一个电灯,指令集就是一份详细的说明书。假如你足够强大,你也可以按着说明书来自行造“灯”。只要你按照指令集来做处理器,那么你就一定能够找到兼容的系统,并且最终在生态的帮助下实现应用。

2、其次是Core“核心”的授权。

因为指令集还是太基础,所以ARM也会提供实际的处理器设计图纸给客户。例如最新的“Cortex-A76”、“Cortex-A55”。这些设计图纸是已经能够直接提供给晶圆厂投入生产的级别。

3、最后是要对ARM处理器改进、调整的授权。

例如华为、高通、三星,各自其实都对ARM处理器有一定的技术积累,都会选择在ARM研发新处理器,甚至是架构阶段就参与进去,进行自己的处理器优化,这也是为什么现在高通、三星对于自己SoC芯片中核心的称呼中没有了ARM自己代号的原因。

根据现在已有的信息,华为很可能已经获得了ARMv8指令集的永久授权。换言之,华为至少可以自行研发ARM处理器,并且继续享受到整个生态对于这种指令集的兼容性。

但糟糕的是,还在不断迭代更新的ARM Core授权、以及处理器改进优化、深层次的协作等,肯定都会受到暂停合作的影响。

而从实际的产品层面说,假如接下来美国的相关禁令继续持续、假如华为依旧想要在自家产品上保持芯片以后足够的竞争力,那么华为实际上就要完成原来“ARM+竞争对手”的工作量。要知道,前者可是一家在RISC(精简指令集)处理器领域深耕了快30年,拥有超过6000名员工的老牌半导体公司。

华为海思大概率很难一下子承受如此之大的挑战。

不过前几个月已经曝光、坊间传闻下个月就将发布的麒麟985处理器很可能不会受太大影响,毕竟按照半导体行业通常的研发时长计算,麒麟985应该早已进入了大规模流片的阶段。至于排在985之后的麒麟990,目前则没有足够的信息量拿来判断影响程度。

但可以肯定的是,麒麟990之后的项目都将遭遇不小的麻烦。更不要提像服务器处理器、基站芯片这些华为自家芯片正在涉及的新领域了。

四、个人看法及总结

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个人觉得ARM暂停合作倒不算最严重的。

就拿手机SoC芯片来说,华为的麒麟980其实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性能、通信能力、能耗),而且我们现在正处于4G网络继续大范围普及,5G推广还在持续进行中的空档期。而智能手机本身的性能也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缓的发展期。要是真的想拿来将就用1-2年也不是不可以。

相比之下,芯片的生产要要命的多。麒麟980的出色一定程度上也要归功于台积电的7nm制程工艺,目前国内的晶圆厂稳定量产水平最高还停留在14nm左右。做一个简单的算法,工艺差2倍,面积就要大4倍(工艺是边长,面积需要平方),功耗和发热也要同步上涨。变“胖”之后的麒麟980,那是绝对如何都塞不进你现在的手机的。

毫无疑问,今天国内肯定又会因为ARM的暂停合作掀起一波“自主创新”的呼声,但也正是这个时候,我们反而有必要再返回头去读读任正非前天采访时说过的两段话:

为什么不洗一个“冷水澡”呢?我认为,我们最重要的是要要冷静、沉着。热血沸腾、口号满天飞,最后打仗时不行也没用,最终要能打赢才是真的。

自主创新作为一种精神是值得鼓励的,站在人类文明的基础上创新才是正确的。但是我们要看到,科技创新是需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进的,比如我们的海思并非从源头开始自主创新,也给别人缴纳了大量知识产权费用,有些是签订了交叉许可协议,有些协议是永久授权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别人的基础上形成了我们自己的创新。

因为半导体真的是一个不得不“全球化”的行业。

图片来自:摩尔精英

图片来自:摩尔精英

光是2017年,整个半导体产业的总产值就高达4300亿美元,随之催生的电子产业更是高达1.5万亿美元。这还不算半导体行业居高不下的材料费用和研发投入。

在如此高速迭代而竞争激烈的前沿科技行业,一味追求自主创新,那或许才是最糟糕的结果。(文/李赓)

关键词: ARM 华为 处理器

精选 导读

募资55亿港元万物云启动招股 预计9月29日登陆港交所主板

万科9月19日早间公告,万物云当日启动招股,预计发行价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预计9月29日登陆港交所主板。按发行1 167亿股计算,万

发布时间: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况曝光 隐形重仓股多为高端制造业

随着半年报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况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场基金总数为9794只,资产净值为269454 75亿元,同比上

发布时间: 2022-09-02 10:45
资讯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变卖房产 上市公司粉饰财报动作不断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变卖房产。四川长虹25日称,拟以1 66亿元的转让底价挂牌出售31套房产。今年以来,A股公司出售房产不断。根据记者不完全统

发布时间: 2022-08-26 09:44
资讯   2022-08-26

16天12连板大港股份回复深交所关注函 股份继续冲高

回复交易所关注函后,大港股份继续冲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开,随后震荡走高,接近收盘时触及涨停,报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发布时间: 2022-08-12 09:56
资讯   2022-08-12

万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东 中泰证券拟受让11%基金股权

7月13日,中泰证券发布公告,拟受让齐河众鑫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齐河众鑫)所持有的万家基金11%的股权,交易双方共同确定本次交易的标的资

发布时间: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连续7日每天30亿元逆回购 对债市影响如何?

央行12日再次开展了3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 10%。这已是央行连续7日每天仅进行30亿元的逆回购缩量投放,创下去年1月以来的最低操作规

发布时间: 2022-07-13 09:38
资讯   2022-07-13

美元指数创近20年新高 黄金期货创出逾9个月新低

由于对美联储激进加息的担忧,美元指数11日大涨近1%创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响,欧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黄金期货创出逾9个月新低。美

发布时间: 2022-07-13 09:36
资讯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线下跌 纳斯达克跌幅创下记录以来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续回落。数据显示,道琼斯指数上半年下跌15 3%,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29 5%,标普500指数下跌20 6%。其中,纳斯达克连续

发布时间: 2022-07-04 09:51
推荐   2022-07-04

融资客热情回升 两市融资余额月内增加超344亿元

近期A股走强,沪指6月以来上涨4%,融资客热情明显回升。数据显示,截至6月16日,两市融资余额1 479万亿元,月内增加344 67亿元,最近一个半

发布时间: 2022-06-20 09:41
资讯   2022-06-20

4个交易日净买入超百亿元 北向资金持续流入A股市场

北向资金净流入态势延续。继6月15日净买入133 59亿元后,北向资金6月16日净买入44 52亿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资金累计净

发布时间: 2022-06-17 09:37
推荐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