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贸易战”阴云笼罩下 博鳌亚洲论坛即将举行 重要改革措施宣布

2018-04-09 08:47:22 来源: 东方财富网

针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本届年会制定了一个颇有深意的主题:开放创新的亚洲,繁荣发展的世界。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4月10日的开幕式

针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本届年会制定了一个颇有深意的主题:“开放创新的亚洲,繁荣发展的世界”。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4月10日的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中方预计将宣布一系列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

4月8日,在美国“贸易战”的阴云笼罩之下,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在滨海小镇博鳌拉开了序幕。作为中国今年四大主场外交的首场活动,本届博鳌亚洲论坛成为国际社会探寻中国经济政策走向的重要窗口,共吸引了1700名记者,创下年会的最高纪录。

往年,年会第一天以预热为主,主要是介绍接下来的重点议程。但今年有所不同,第一天就安排了四场中外学者见面会。每一场都被中外记者挤得水泄不通,互动时间均超过预定安排。大家不断追问的问题就是,中美贸易摩擦将走向何方?

这样的忧虑是值得理解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表示,去年,全球的GDP、贸易、投资和制造业好不容易从长期低迷的泥潭里拔出来,在这个时间点上中美发生贸易摩擦会给全球经济预期带来伤害。2017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6%,全球贸易增速也为3.6%,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约1.8万亿美元,全球制造业PMI增长约3.1%。

这绝非仅是中国学者的看法。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关系学院东亚项目主任肯特·凯尔德(Kent Calder)指出,当前的中美贸易从金额和影响范围来看都大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美日贸易,这使得中美贸易风险会对全球经济带来更大风险,涉及到的赌注也更高。“整个金融市场,尤其是在今后两三个月中,会非常关注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

当天,大家最感兴趣的话题就是,中国是否会动用金融手段回击美国?对此,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认为,一旦中国抛售持有的1.2万亿美元国债,对美元和投资者都将产生巨大影响。“这种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但是可能性很小。”他建议,在处理对美争端时,最好在金融和贸易间建一道防火墙,不然的话,风险可能会不断蔓延,让事情更加难以处理。

事情也许还没有那么糟。凯尔德认为,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形势下,未来一两个月会是密集谈判期。“虽然存在贸易战的风险,但是这些税的征收要在5月下半月才发生。在那之前的6周我预计会发生非常密集的谈判。”

张宇燕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现在距离政策落地还有两个月的时间,空间还是有的,甚至可能就在两个月快到的最后那几天,美国政府会趋于理性。”

针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本届年会制定了一个颇有深意的主题:“开放创新的亚洲,繁荣发展的世界”。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4月10日的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中方预计将宣布一系列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

本届博鳌亚洲论坛年会预计将成为一场重量级的国际论坛。据外交部长王毅4月3日介绍,奥地利总统范德贝伦、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蒙古总理呼日勒苏赫、荷兰首相吕特、巴基斯坦总理阿巴西、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等将出席本届年会。

美国要围堵中国成为制造业强国

对于美国对华挑起贸易争端的核心,张燕生指出,特朗普是要对“中国制造2025”亮剑,以实现“美国第一”、“美国优先”的目的,阻止中国成为制造业强国。“但实际上这非常不公平,会给全球经济带来伤害。”

张燕生说,过去四十年,中国是世界制造大国,但大而不强,这是因为那时候我们最重要的使命是完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我们的制造业转型从代工开始,知识产权、品牌、渠道都不是自己的。为了发展市场经济,我们宁可做小经济体模式代工。那么,现在是不是应该从代工转向自主的知识产权、自主的品牌、自主的营销渠道?”

张燕生解释道,中国希望通过“中国制造2025”从模仿走向创新,从过去四十年高速增长转向未来四十年的高质量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像孩子一样,在不同的阶段有他的计划,使自己能够走向绿色、共享、包容和创新。美国应该尊重中国的发展需求。”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金融研究所所长吴晓求也认为,美国对华发起贸易战实际上反映出了美国的焦虑,既有对中国崛起的焦虑,也有对美元的焦虑,也有对石油的焦虑,也有对金融市场的焦虑,也有对高科技的焦虑等。

至于中国手里还有什么牌?张燕生认为,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美日贸易摩擦相比,当前的中美贸易摩擦非常不一样,因为中国是一个大国,自身的结构是非常多样性的,有很大的回旋余地。“中国就像一个世界,因此,当前对中国的直接影响是不大的。”

在吴晓求看来,贸易战遏制不了中国的发展,基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进行协商和谈判才是解决问题最重要的办法。如果贸易战真的发展下去,他认为,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要小于美国资本市场。“总的看来,我们还是要从国家整体的利益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

至于美国说的要缩减10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张燕生认为,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已经买到了进口是整个国内消费的85%,要再增加进口,会对美国两百万农民有利,但会伤害到中国四五亿农民。

张燕生认为,从这个角度来讲,还要从美国和中国的长远利益考虑双方贸易顺差的问题。随着中国原产地的不断多元化——中国将是全球投资、全球生产、全球出口、全球物流、全球服务,中国的出口慢慢就会变成全球分布了,中国的顺差会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持续减少。

新兴经济体增速大幅提升

4月8日发布的《博鳌亚洲论坛新兴经济体发展2018年度报告》指出,在过去数年极度宽松货币政策累积效应释放的大背景下,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提速,新兴11国(“E11”)的经济也呈企稳回升之势,增长速度更是大幅提升。

2017年E11的GDP增长率约为5.1%,比2016年提高0.5个百分点,继续在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中处于领先地位,比世界经济增速高1.4个百分点。E11是指阿根廷、巴西、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韩国、墨西哥、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南非和土耳其。

其中,作为最大的新兴经济体,中国经济2017年保持6.9%的中高速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了约1/3,并继续扮演着最大贡献者角色。

张宇燕指出,E11经济增速大幅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外需的大幅增长。在货物贸易方面,2017 年上半年,E11货物贸易总额大幅上涨, 较2016年同期增加12.7%,比同期世界货物贸易增长率高4.1个百分点。在服务贸易方面,2017 年上半年,服务贸易总额较2016年同期增加7.6%,扭转了2016年同期的下行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新兴经济体的内部合作取得诸多进展。2017年E11内部贸易占E11对外贸易总额的比例持续下降的势头得到抑制,并超过2015年的水平。IMF 数据显示,2017 年上半年,E11内部贸易占E11对外贸易总额的比例较2016 年上升0.6个百分点至23.7%,较2016 年同期则上升0.7个百分点。

但是,E11在吸引外资方面遭遇挑战。张宇燕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2017年,在全球外商直接投资总体下滑的背景下,E11恐怕也是要下降的。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投资趋势监测》报告估算,2017 年全球FDI 流入额为1.518 万亿美元,较2016 年下降16%,这与2017年全球GDP和贸易增长的显著改善形成了鲜明对比。

2017年,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144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中国继续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也是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但张宇燕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现在的氛围提升了很多不确定性,可能对投资者的信心造成影响。

“(有些企业)原来想到中国来投资,但真要实施了一些贸易保护的措施,投资到中国后再出口可能就有一定难度,毕竟美国是一个较大的市场,所以会有影响。”至于影响会有多大,张宇燕认为,这要看美国政府是不是能最终回到理性的轨道上来。

展望未来,上述报告提出,特朗普税制改革方案的实施将对国际直接投资产生重大影响。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测算,《减税与就业法案》将导致美国跨国公司近2万亿美元的海外资本回流美国,直接导致全球外商直接投资存量的大幅减少。因此,该法案的实施将刺激在E11国家的美国资本回流,从而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就业等产生负面冲击。

与此同时,该报告还指出,在实业资本流回美国的情况下,也可能加剧新兴经济体的资本外流压力。美国的减税措施还可能形成全球范围的“税务战”,恶化新兴经济体经济复苏的外部环境。

“一带一路”将成本届年会重点议题

“多年来,全球化一度由发达国家主导,很多全球贸易的规则都更加有利于发达国家,不平衡的全球化情况应该加以纠正。”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说,“全球化应该是更加开放、更加平衡、更加均衡、更加普惠、更加共赢。”

2018年恰逢东道国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又是十九大召开、吹响改革再出发号角的第一年。周文重介绍道,围绕“开放创新的亚洲,繁荣发展的世界”的主题,本届年会将设置“全球化与一带一路”、“开放的亚洲”、“创新”、“改革再出发”四个板块。

据介绍,年会将在“一带一路”板块下设置多场圆桌会议:在“成功案例”的圆桌会上,将邀请巴基斯坦和柬埔寨的部长以及中远、中铁建等公司的代表分享有关项目的经验;在“能源资源”的圆桌会上,将邀请国家能源局以及能源资源公司的负责人探讨如何使能源资源成为“一带一路”上的新丝绸;在“人民币的作用”圆桌会,将邀请金融界的人士探讨“一带一路”倡议与人民币国际化相结合。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中国经济部副部长刘向东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为应对逆全球化的挑战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方法。与全球层面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濒临破产、逆全球化之风盛行不同,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呈现加速发展态势,自由贸易区、经济走廊等各种经济一体化形式不断涌现。

商务部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进出口总额1.1万亿美元,增长14.8%。中国对相关国家累计直接投资已超过600亿美元,涉及农业、制造业、基础设施等诸多领域。中国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已经建设75个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270多亿美元。

关键词: 贸易战 博鳌亚洲论坛

精选 导读

募资55亿港元万物云启动招股 预计9月29日登陆港交所主板

万科9月19日早间公告,万物云当日启动招股,预计发行价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预计9月29日登陆港交所主板。按发行1 167亿股计算,万

发布时间: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况曝光 隐形重仓股多为高端制造业

随着半年报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况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场基金总数为9794只,资产净值为269454 75亿元,同比上

发布时间: 2022-09-02 10:45
资讯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变卖房产 上市公司粉饰财报动作不断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变卖房产。四川长虹25日称,拟以1 66亿元的转让底价挂牌出售31套房产。今年以来,A股公司出售房产不断。根据记者不完全统

发布时间: 2022-08-26 09:44
资讯   2022-08-26

16天12连板大港股份回复深交所关注函 股份继续冲高

回复交易所关注函后,大港股份继续冲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开,随后震荡走高,接近收盘时触及涨停,报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发布时间: 2022-08-12 09:56
资讯   2022-08-12

万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东 中泰证券拟受让11%基金股权

7月13日,中泰证券发布公告,拟受让齐河众鑫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齐河众鑫)所持有的万家基金11%的股权,交易双方共同确定本次交易的标的资

发布时间: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连续7日每天30亿元逆回购 对债市影响如何?

央行12日再次开展了3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 10%。这已是央行连续7日每天仅进行30亿元的逆回购缩量投放,创下去年1月以来的最低操作规

发布时间: 2022-07-13 09:38
资讯   2022-07-13

美元指数创近20年新高 黄金期货创出逾9个月新低

由于对美联储激进加息的担忧,美元指数11日大涨近1%创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响,欧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黄金期货创出逾9个月新低。美

发布时间: 2022-07-13 09:36
资讯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线下跌 纳斯达克跌幅创下记录以来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续回落。数据显示,道琼斯指数上半年下跌15 3%,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29 5%,标普500指数下跌20 6%。其中,纳斯达克连续

发布时间: 2022-07-04 09:51
推荐   2022-07-04

融资客热情回升 两市融资余额月内增加超344亿元

近期A股走强,沪指6月以来上涨4%,融资客热情明显回升。数据显示,截至6月16日,两市融资余额1 479万亿元,月内增加344 67亿元,最近一个半

发布时间: 2022-06-20 09:41
资讯   2022-06-20

4个交易日净买入超百亿元 北向资金持续流入A股市场

北向资金净流入态势延续。继6月15日净买入133 59亿元后,北向资金6月16日净买入44 52亿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资金累计净

发布时间: 2022-06-17 09:37
推荐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