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角度看,区块链的意义是什么?区块链真的会颠覆公司制度吗?区块链时代如何布局?区块链技术是一场社会革命,浪潮席卷全球,重新定义所
从历史角度看,区块链的意义是什么?区块链真的会颠覆公司制度吗?区块链时代如何布局?
区块链技术是一场社会革命,浪潮席卷全球,重新定义所有人、所有组织之间的协作关系。过往对区块链的讨论太集中于技术细节或者具体应用场景,技术让人看得似懂非懂,场景感觉天花乱坠。
今天我们从革命的角度来理解区块链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意义是什么?
1、人类的文明史是一部去中心化的历史
2、市场经济是一份智能合约
3、区块链协议会取代资本家,实现共产主义
4、数字货币的发展
从历史角度看区块链
人类的历史是去中心化的历史,从君主制到共和制,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都是去中心化的历史。政治哲学的鼻祖托马斯霍布斯写的利维坦就是鼓吹君主制。臣民向君主效忠,君主负责维持秩序。
但很快人们发现并不需要君主,君主其实就是一个中介,供养一个挥霍无度的君主中介费太高,共和政府同样可以维持秩序,并且社会契约论就类似智能合约,防止统治者胡来。
托克维尔写的《论美国的民主》很好地阐述了美国就是一个区块链国家,在美国的乡镇,看不到政府官员,都是社区自治。
这种结构非常类似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DAO,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美国的独立战争从区块链角度理解就是去中心化,不再受英王的盘剥,也没有弄出个“美王”来。
而区块链是要把公司这个中心给取代掉。公司制度和区块链协议相比是一种落后的生产关系。如果说君主制是要让皇帝的利益最大化,那么公司制度就是要让股东的利益最大化,其代价是劳动者接受更低的工资和消费者支付更高的价格。
股权即皇权,创始人一旦创业成功都是终身制、家族制(除非出售股权),一直源源不断地向市场吸金。而区块链协议更像总统制,创始人干成之后就可以退。
接下来用一个具体的例子来阐述区块链如何挤掉公司:
像Uber、AirBnB这样的业务,本质上是信息中介,帮助撮合乘客和司机,租客和房东。现实是由中心化的公司来管理这些信息和数据,公司从交易额中抽取20%的手续费。但是信息的管理和撮合完全可以用区块链协议来实现。
区块链协议没有股东,非盈利导向,没有业绩增长的压力,从而实现低手续费,让租客和房东都获益。核心原因是去掉了盈利性导向的公司。Uber的股东收益来源就是中介费的不断上涨。
区块链协议打击了公司股份制,把原本被股东方吃掉的利润还给了乘客、司机、房东、租客。同时,由于区块链数据是开源的,学者和研究机构可以免费获取,为社会做贡献,不必屈身加入巨头,为股东做贡献。都说数据是AI时代的石油。巨头们垄断了业务,就是垄断了数据,就是垄断了AI,就是垄断了生产力。
区块链抢夺巨头们的业务,用户的数据不再是巨头们的私有财产,而是全社会共享(当然用户隐私数据会加密),极大地发挥了数据应有的价值。
人工智能和区块链会有怎么样的碰撞?工人的价值是提供劳动,资本家的价值是资源整合、组织协调。如果说人工智能让大公司资本家大幅自动化生产力,取代工人,扩大贫富差距,那么区块链能自动化资源整合的过程,取代资本家,缩小贫富差距。
人工智能是让资本家绕过工人,直接对接消费者,从而压低成本、扩大利润。而区块链是让工人绕过资本家,直接对接消费者,从而消除剥削,提高收入。当然,随着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的同时发展,最终资本家和工人一起下岗。
区块链时代如何布局?
许多被动投资的践行者,往往杠杆重仓纳斯达克指数和标普500。其中的逻辑是:好公司最后都会被纳入到指数里面,公司会倒闭,但指数不会。那么投资指数就能享受经济成长和科技发展的红利。
纳斯达克指数三倍杠杆在2017年涨了118%,今年虽然经历了股灾但到现在依然有21.9%的收益。指数流动性强,容量大,能避开个股风险,不花时间,所以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都在买入并持有指数,连巴菲特都推荐标普500。
但有个前提,就是公司制度不受挑战,区块链的诞生摧毁了这个前提。当上市公司业务被区块链颠覆,新的产品和服务以社区形式呈现而不是通过股份制公司,股市也就被抽干了。
什么是区块链思维?
中本聪没有注册一家公司,只是发了一份白皮书,贡献了一些代码,就让全世界人民自发地加入比特币世界里。有人负责生产矿机,有人负责挖矿,有人负责开交易所等等等等。
大家没有拿中本聪一分钱,都是自带干粮的把这个生态系统和基础设施搭建好。而中本聪早已人间蒸发,啥事都不管。相比之下,很多企业家都是勤勤恳恳工作十几年,才能有所成就。
普通人,在区块链时代如何投资?那么应该如何投资呢?《股票作手回忆录》里的一句话:“我很早就发现华尔街没有什么新东西,也不可能有什么新东西,因为股票投机历史悠久,今天在股市发生的一切都在以前发生过,也将在未来不断地再发生……”
相比最早进场的那批人,我们还是处于有一些错失先机。因为他们属于第一批嗅觉灵敏的投资者,不过对于未来,市场潜力的增量,我们还是可以做第二批,甚至第三批起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