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届中国(广州)建筑装饰博览会已经于7月11日圆满落幕,行业里流行一句话:四月永康看价格,七月广州看品质。此次广州建博会吸引了全国
第二十届中国(广州)建筑装饰博览会已经于7月11日圆满落幕,行业里流行一句话:“四月永康看价格,七月广州看品质”。此次广州建博会吸引了全国各地领域的行业精英,众所知周建博会是亚洲建筑装饰行业规模最大、题材涵盖最丰富、影响力最广的国际性展览会,此次大多数参展商都是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
比如防盗门锁、木门锁、玻璃门锁和自动门锁这几个领域中最优秀的企业都参展了,其中防盗门锁凯迪仕的展位,以展位面积最大的优势高姿态出席;玻璃门锁的“独角兽”玻璃狗,在展会上以“一抹天空之城的蓝色”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代理商。
玻璃狗经历了6年时间的沉淀,智能锁产品以质量稳定、外观高端大气、功能实用便捷等优势,成功引领了门禁新时代的到来,玻璃狗开创了玻璃门智能锁的先河,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榜样,在此次展会中收获颇丰,并且赢得了客户的一致好评。
玻璃狗此次在展会期间接待的人流量和成功签约渠道商超出预期许多,据不完全统计,此次展位接待客户人数多于2000人,成交金额高于7位数,可以看出2018年是玻璃狗智能锁爆发的一年,因此玻璃狗成为了其他智能锁企业最关注的对象。
爆发意味着面临更大的挑战,玻璃狗意识到如今随着智能锁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单机模式已经不再满足市场需求,智能锁的未来必定跟物联网息息相关,因为物联网技术打破了“信息孤岛”效应,智能锁必将从单品爆发向万物互联模式发展。
随着智能家居系统逐渐完善,人与人通过互联网交流,物与物通过物联网交互,智能锁的未来一定是万物互联,互联互通的局面。
讲到这里或许很多业外人士不理解单机智能锁与物联网之间的发展关系?那么笔者详细的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资料仅供大家参考理解。
去年10月,阿里巴巴联合多家智能锁厂商发布了《2017中国智能锁应用与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其中对智能锁的定义、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都做了详尽分析。《白皮书》中将智能锁的发展分为了三大阶段:单机智能锁、管家智能锁、联网智能锁。
《2017中国智能锁应用与发展白皮书》中对智能锁发展史的描述:
2009年,1.0单机智能锁;
2010年,2.0单机智能锁;
2011-2014年,3.0管家智能锁;
2015-2016年,4.0联网智能锁;
2017年,5.0联网智能锁。
那么,各个阶段的智能锁又有哪些特点呢?智能锁发展这些年都经历了些什么?
2009年,1.0单机智能锁
现在智能锁很多人都见过,也已经有部分用户开始安装使用了,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其实智能锁的出现已经超过10年了。早在2001年,公安部就针对智能锁发布并实施了第一份行业标准:《GA374-2001电子防盗锁》。不过早期智能锁基本都是用于酒店业,直到2009年,才出现第一代家用智能锁。
2001年公安部发布《GA374-2001电子防盗锁》行业标准
酒店使用的智能锁都是刷卡开锁的方式,其实这种锁并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智能锁,应该叫“电子钥匙锁”,因为它并不具备今天我们所熟悉的各种“智能”特性,只是取消了机械钥匙,改为刷卡开锁。使用这种锁让酒店更加节约成本,包括钥匙和锁本身的成本,以及酒店管理成本。
酒店用电子锁
使用电子门锁就不会有这些问题了,如果门卡丢失,酒店人员只需要重新制作一张门卡,并且解除之前门卡的权限,就不必担心有人盗用。此外,机械钥匙不能存储任何数据,而电子门卡则可以通过系统查看开门时间等信息,有助酒店更好地管理。家用方面,1.0时代的智能锁已经具备语音提示、报警功能,支持密码和指纹开锁,但没有液晶屏幕,无法显示菜单,更没有配套App,使得设置操作比较复杂。
虽然1.0版智能锁并没有在市场上掀起任何波澜,但指纹与密码开锁的形式,已经为家用智能锁确立了发展方向。
2010年,2.0单机智能锁
到了2010年,智能锁行业进入2.0时代。这时候的智能锁与之前相比,基础功能上没有太大变化,但增加了液晶显示屏,这样用户就可以通过液晶屏上显示的菜单,来对锁进行各种设置,便操作更简单。不过这个变化并没有给智能锁的销售带来增进,市场整体情况仍然如常。
2011-2014年,3.0管家智能锁
再之后的2011-2014年间,智能锁从单机时代进入管家时代。
什么是管家智能锁?这类锁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像手机一样插入SIM卡,有了SIM卡,智能锁就像手机一样具备了通信功能,虽然这时候还不能联网,但已经可以向手机向发送提示、报警短信。
比起1.0和2.0时代的单机智能锁,通过短信报警相当于让智能锁具备了一定的远程功能,为后来的联网智能锁奠定了基础。
同时,3.0管家智能锁在显示屏上也得到了升级,显示屏变大,可通过中文菜单操作设置,还可以查询开门记录,但绝大多数都还没有配备App,感觉就像老式功能手机一样。
2015-2016年,4.0联网智能锁
2015-2017年,是智能锁在技术上高速发展的两年。从这一时代开始,智能锁也从建材、安防产品,被慢慢归纳为智能家居产品,因为智能锁开始具备联网功能了。可以联网的智能锁除了有更丰富和便捷的远程和管理功能外,更被看好的地方是可以和其它智能家居、智能安防产品联动。
这个时期的智能锁大部分都配备App,功能设置、录入指纹都通过App完成。
并且支持蓝牙开锁,智能提示、报警的形式,也从原来的单机和短信形式,升级到App+短信的形式。通过App,除了可以查看开门记录,还能更方便地对开门权限进行管理,比如删除某个指纹,或生成临时密码等等。
2018年,5.0联网智能锁
今年,智能锁在基础功能上与上一代没有太大变化,而是增加了很多个性化功能,同时开锁方式上受大趋势的影响,一部分智能锁开始使用人脸识别、虹膜识别作为解锁方式。
此外,随着智能家居通信标准的统一,智能家居产品之间互联互通也将越来越密切,在不同场景中,用户可以调动多种家居产品,满足用户不同诉求,智能门锁将会接入到更多家居生活场景中。
智能锁如今已经不是单纯的刷卡密码,随着人们对智能锁的功能需求越来越多,产品也越来越智能,现在智能锁经过几年研发改进已经有了指纹解锁、人脸解锁、虹膜解锁等一系列具有科技感的解锁方式;而智能锁的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最初的半自动锁芯,到如今的全自动,不仅使用延长了智能锁的使用寿命,还提高了智能锁的安全性能;锁身的材质也从锌合金转换为全锁身铝合金材质,工艺也提高了许多,用拉丝工艺抛光后直接外包塑料,既省时又省力,还能提升智能锁的颜值及稳定性。
因为智能锁越来越普及,功能越来越先进,逐渐被更多的客户接受、使用,迎来了整个行业的爆发期,数以千计的智能锁企业纷纷涌向市场。巨大的市场潜力让“全名K锁”成为一种潮流,各行各业都想要分智能锁这块肥肉。
就连跟智能锁不相干的互联网企业及手机企业都进军智能锁行业了,例如:小米生态链企业-绿米联创带来Aqara智能门锁在2017年问世了;南京物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是物联网智能家居的领跑者,他们不仅想做好智能家居,还根据自身优势推出了多款智能门锁产品,其中多款产品还通过欧盟CE NB、美国FCC ID、澳大利亚RCM等多个发达国家和地区认证;紫光物联智能锁app是一款安防软件,它不仅是一款软件,还与紫光物联智能门锁配套使用,紫光物联旨在帮助每一位用户打造专属的智能生活,是物联网行业具有影响力的企业。
五金巨头的雅洁、名门、顶固、汇泰龙、樱花以及防领域的监控、海康、大华、中控等知名企业都参加了此次广州建博会,他们此次展会的主推产品居然都是智能锁,并不把他们自己的老本行五金产品放入首推行列。可以看到整个智能锁行业竞争力非常大。
相比于这些五金行业与物联网行业进军智能锁来看,传统的智能锁品牌优势更大,因为他们已经有了客户基数,产品的稳定性能也更强,所以此次展会中,传统智能锁行业中的几个知名品牌,玻璃狗、凯迪仕、VOC、德施曼也丝毫没有松懈,都展出了各自的研发的新品,其中玻璃狗重磅推出的感应门联动智能锁吸睛无数,对行业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尽管人们对智能锁的需求日益增长,但由于市场诱惑太大,各行各业的人都想染指智能锁市场,使智能锁的质量参差不齐,还出现低价乱价的现象,如此形成的恶性竞争也是行业的一大难题。
恶性竞争究竟会带来哪些不良影响和行业危机呢?笔者为大家简单分析一下。
1、产品同质化,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都说中国人最强的是模仿和借鉴。其实这两个词是有区别的,前者大多指抄袭,市场上什么好卖,就抄什么产品;而后者则指在别人好的基础之上拿过来再做改进,最终形成自己的产品。
目前,中国智能锁行业70%的企业处于模仿的阶段,20%处于借鉴阶段,只有不到10%的企业真正能实现完全自主研发。所以,中国智能锁产品同质化极为严重,给人的感觉似乎全行业的智能锁都长一个样。
此次展会上,同质化的现象同样非常严重,以玻璃狗原创推出的自动门联动智能锁A1为例,此次建博会上某某企业的产品直接竟然抄袭它的造型,所以从此次展会上来看,同质化最严重的行业就是智能锁。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同质化?首先是大多智能锁企业只是跟风做智能锁,挣点块钱,自己并没有技术积累,又不愿投入重金到研发和生产上,所以只好走模仿和抄袭的路线。
产品过剩,缺乏竞争力:“简单抄袭,粗暴贴牌”是媒体用来形容智能门锁行业现状的一句话,导致的结果就是产品过剩而不是产能过剩。由于市场规则模糊,头部品牌尚未明朗等原因,产品良莠不齐,加之售后服务的缺失,市场教育止步不前。
2015年前后出现了大批依靠众筹崛起的智能门锁平台,可众筹这一模式的先天不足就是“眼球消费”,因为产品尚在众筹阶段,消费者判断的准则便成了宣传概念和产品外观。彼时出现了大量设计新颖的智能门锁,一部分未能量产便已经流产,一部分外观设计被证实华而不实,仅有一小部分的设计创新走向了实际应用。
由此导致的一个行业乱象就是拿来主义作祟的“简单抄袭”,加之大量贴牌产品的存在,产品上的同质化以及产品缺少竞争力可以说是将行业推进困局的诱因之一。
“智能锁不安全”等传闻甚嚣尘上,归根结底还是由于有部分智能锁企业,为了在行业中存活下去,不惜牺牲用户的利益,用粗制滥造、偷工减料的手段来换取低价,导致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从而损害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和对产品的信任感。针对这个问题,就需要指纹锁厂商具备完善的产业链基础,能够针对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调配,如果整体品质不高,存在行业堕落危险。
面临着外部的黑客攻击危险,近日央视报道,在“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上,网络安全专家针对智能门锁、家用摄像头等人们经常用到的智能家居产品展开了攻防实验,而专家对这些产品的攻击速度却让人目瞪口呆。
专家介绍,一般的联网智能锁都是通过云计算存储用户的开锁密码,而如果云端服务器的存储系统存在漏洞,就相当于给黑客留下了“后门”。
在Geekpwn2017年的年中赛上,一群白帽黑客志得意满,不幸的智能门锁成为黑客们练手的牺牲品,某品牌智能锁的密码瞬间被破解。对吃瓜群众们来说,类似比赛的意义在哪并不重要,不管被破解的智能锁是个别现象还是整个行业的安全隐患,早已下意识认为智能门锁“不安全”。
小黑匣子事件向整个行业发出的危险信号等。有媒体爆料,一款已流入市场的小黑盒可以打开智能门锁,引起不少消费者恐慌。事件的起因为一名王姓女子到永康门博会现场“踢馆”,用自制的小黑盒当场刷开了8家不同品牌的智能门锁。
精细电阻的阻值受各“应力”影响而浮动,过载、静电、灰尘,还有电磁脉冲,都能左右其准度,所以优质稳定的电阻,就成为能否被小黑盒突破的关键。由于电阻成本存在巨大差异,许多不良厂商将原本用于遥控玩具的低成本电阻,安装到了智能锁上,才出现了网文中年轻女士王海丽“只身踢馆”的一幕。
优胜劣汰的法则一直存在适用于每个行业,智能锁行业不可能允许这么多不良厂商存在,势必将进行一轮大洗牌,想把品牌做大做强,必须打造出自己的独特品牌特色,才能成为最后赢家。
智能锁市场越是火爆,我们就越是要谨守红线,维护行业良性发展,使智能锁产业链不断良性循环,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要以客户的利益为核心,那么“安全便捷智能”才是客户对智能锁最大的需求。
我们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不断探索出全新的商业模式。
正所谓有挑战就有机遇,智能锁行业正处于群雄乱战的时候,哪家企业未来能引领智能锁勇往直前,我们还无从得知。但是最后的赢家,一定是产品质量稳定、外观独特、不断创新具有领导力的企业。
笔者认为此次建博会展览期间有涌现出很多优秀、有潜力的智能锁厂商,他们全新的商业模式吸引了众多眼球,比如:玻璃狗的3S和A1以及它全新的商业模式展现在众人面前,让人眼前一亮。
所以玻璃狗不受其他公司产品同质化的影响,保持洁身自好,坚持自主研发,耗费人力、物力及财力坚持创造出具有自身品牌特色的商业模式,所以它肯定能稳固发展,终有一天会成为行业典范。
每一次建博会都会对智能锁行业影响深远,玻璃狗在建博会之后也会树立新的目标,继续奋力前行,成为智能锁行业的一缕清风,把服务、质量、品牌放在第一位,争取为客户提供最安全、最便捷、最先进的智能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