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学院是国内首家致力于师徒制模式传承的商学院,很多师徒在大商学院结下了不解之缘。《成就者》大商学院师徒传承系列的两位嘉宾——师父倪建
大商学院是国内首家致力于师徒制模式传承的商学院,很多师徒在大商学院结下了不解之缘。《成就者》大商学院师徒传承系列的两位嘉宾——师父倪建达与徒弟黄振宇用他们的经历来聊一聊师徒关系。
师父:倪建达,新沪商联合会大商学院导师,钜派投资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35年的国企工作生涯,奠定了他在上海房地产业界的江湖地位;2015年,正处于事业巅峰的他却突然宣布辞职,选择在金融业开启新生。
徒弟:黄振宇,新沪商联合大商学院学生、360PAI及上海百昌网络拍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2002年,他走上创业之路,先后在广告行业和建筑行业闯出一片天地;2015年,创业13年的他再次出发,跨入“互联网+不良资产”领域。
师徒互访 共谈师徒制
从师徒之间的经历上来看,两个人前几十年的生活是没有任何交集的。当时间来到2015年,或许是命运,也或许是缘分,让他们在大商学院相遇了。
倪建达: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在传统的文化上真的是要更多的自信。我认为大商学院的师徒制更多的是一种亲情,一种彼此的信任。在徒弟行礼的时候,师父更多的是一种内心的力量。师徒之间更多的是一种责任。徒弟可以带着问题来找师傅,师父会觉得有责任竭尽所能地去告诉徒弟自己的见解,而不是泛泛的商务合作,更多的是深层次上的东西,是人与人之间信任的力量。
黄振宇:大商学院的师徒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沿袭,大商学院的拜师典礼特别有仪式感,特别的庄重,就是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做一个很好的传承。一般的商学院没有这种像拜师或者说中装的,师父穿长衫的这种场景,我们在大商学院是很特别的。拜师仪式让人心生敬畏。会拉近徒弟与师父之间的亲近感,因为通过这样一种拜师方式,就是跪拜的方式。对我们来说师父就好像长辈一样。传统的商学院,带给我们是一种生意场上更多的氛围。我跟师父之间就没有拘谨感。
大商之道 敢于冲破藩篱
这对师徒似乎冥冥之中就有某种注定的缘分。2015年这个时间点对师徒两人都意义非凡。
记得在2015年,大商学院倪建达辞任上海城开集团董事长之后写下:“下一个18年,我知道必须放下才能得到。房地产、互联网、金融服务这些关键词勾勒的不仅是下一个起点,更是内涵,哪怕再一次筚路蓝缕,我也希望伴随一群年轻的创业者在一个全新领域自由前行……”
那一年,他52岁,已经不再年轻。在这个时候选择开始下一个18年,是对时间的发问和挑战。他说:“人生是种体验,别人眼中的所谓功成名就有时候并不是你人生的所有收获。我所理解的收获是不断自我挑战,不断把自己变得丰富”。在他看来,成为“金融新兵”让他拥有的不一定是短板,反而收获了一个不同的视角,给这个行业带来不一样的可能性。
“前面将近13年的创业的经历,让我解决了一个基本的温饱问题。对家庭也算是一个交代,这次的创业,我想去为自己做一番事业。”从当时的形势上来说,互联网很热,黄振宇身边很多做建筑的朋友出现了因整个产业调整而带来的经营危机。他就想,怎么样利用互联网的手段去帮助这些企业实现关停并转,凤凰涅盘?于是,在建筑行业已经颇有建树的他毅然加入了互联网的大军,开始了又一段崭新的创业旅程。
这对师徒还将有更长的时间,一起风雨同行。一个人能走多远,取决于与谁同行。与智者同行,得大智慧,与强者同行,能得天下。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