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管理 >

中国的“洋垃圾”禁令效果如何 星巴克为此涨价了!

2018-02-11 10:31:00 来源: 人民网

从1月1日开始算起,中国的洋垃圾禁令已经实施一个多月了。根据汤森路透基金会的判断,最受打击的是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出口商。要知道,

从1月1日开始算起,中国的“洋垃圾”禁令已经实施一个多月了。根据汤森路透基金会的判断,最受打击的是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出口商。

要知道,过去20多年来,中国一直被誉为“世界垃圾回收站”,接受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国的可回收垃圾。仅在2016年,中国就进口了730万吨废塑料,占当年全世界废塑料进口额的56%。

因此,面对中国的“洋垃圾”禁令,有人将它比作“地震”,也有人称它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冲击波”。

据《纽约时报》报道,在伦敦,至少有一家废弃处置场正眼看着塑料回收物不断堆积,并且不得不付费来把其中一些挪走。美国、加拿大、爱尔兰、德国和其他几个欧洲国家的垃圾也正堆积成山。

英国国会众议院环境监察委员会在一份报告中提出,应该动用税收政策来改善英国的垃圾回收和再处理行业。

星巴克迅速对该政策做出回应,从今年2月起,星巴克位于伦敦市中心的20到25家店面开始调价,一杯多卖5便士,如果消费者自带杯子的话,买咖啡可以优惠25便士。

图片来源:路透社

中国为何对“洋垃圾”说不?

20世纪80年代以来,进口“洋垃圾”对中国来说一直是笔大生意。相较于从头开始生产,回收废金属、塑料和纸张的成本要便宜得多。

当时,欧美国家正好不知道该将这些可回收的废品如何处理,因此他们很乐意将“洋垃圾”卖给中国,缓解了中国工业原料的不足。

然而,这些漂洋过海进入中国的固体废物,常常掺杂着各种城市生活垃圾,它们或被焚烧、或被掩埋、或堆积成山,对大气、土壤和地下水等造成了危害。

清华大学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温宗国告诉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记者:“我国政府近些年组织了多次专项执法,发现进口‘洋垃圾’有较高比例流向了规模小、技术落后、污染治理设施较差的小作坊,二次污染很严重。废塑料、废纸等加工处理企业的环境违法现象仍然比较突出,大量的废物进口已严重影响了我国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

去年7月,中国知会世界贸易组织(WTO),将停止进口废弃的塑料、纺织品和纸张等24类废物,并称这些废物经常被肮脏或危险材料污染。此外,中国对其他回收物的杂质含量也设定了新的限制。

除了环境因素,中国也希望借此倒逼国内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能够快速升级。

温宗国告诉国是直通车记者,虽然中国居民产生的废塑料量较大,“但国内垃圾分类做得不够好,收上来的杂质含量相对较高。相比之下,进口固体废物分类分拣程度较好,供应稳定,且相对于国内的固体废物有一定的品质和规模上的优势。”

如果追根溯源,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当前的垃圾分类,拾荒者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专业化的回收公司比较少见,因此垃圾回收总体较为零散,未成规模。

而中国拒绝“洋垃圾”之后,过去的方式再难以持续。

满洲里海关供图 (来源:中新网)

“如果依然靠拾荒者,不仅产业升级很困难,规模也上不来。因为他们没有专业户的分拣装备,基本靠手工,回收的废塑料品质上不来,只能作为回收产业的一种辅助手段。然而,这些人目前对废塑料回收的贡献比例却很高,达到了50%~60%。”温宗国说。

绿色和平组织的塑料专家刘华表示:“当没有来自国外的资源时,我们有更大的可能性改进自己的内部循环。”

这意味着,中国的垃圾回收产业或许将迎来巨变。

温宗国指出:“一个是促进国内固体废弃物的分类和回收,倒逼回收利用行业朝规模化发展。如果不能稳定地供应优质废料,回收利用产业也发展不起来。从规模化发展和分类分拣升级来看,都会倒逼国内回收利用产业的持续升级。”

欧美国家如何应对?

对欧美国家来说,将“洋垃圾”出口到中国,已经习以为常。然而,当这个“阀门”关上时,“洋垃圾”便像奔腾不息的“洪水”,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当前,欧美多国垃圾回收厂的垃圾已经堆积成山,一些地方不得不通过焚烧或填埋的方式处理大部分的塑料废品。

在英国,就连政界也不知所措。当英国环境大臣迈克尔·戈夫被问及如何应对这一禁令时,他结结巴巴地说:“我不知道会有什么影响。这件事——非常坦率地说——我还没有充分考虑过。”

我们看到,部分企业开始寻找替代中国的出口市场,他们把眼光投向劳动密集型产业较为发达、而垃圾回收产业远未成熟的东南亚国家。

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供(来源:中新网)

据国际回收局估算,马来西亚2017年废塑料进口量将达到45万吨至50万吨,比2016年的28.8万吨增加超过50%;越南进口量同比上升62%达到50万吨至55万吨;泰国增幅达117%;印尼增幅为65%。

然而,东南亚国家目前还“消化”不了如此多的塑料废品。国际回收局局长Arnaud Brunet警告称,许多国家的“处理能力不会在一夜之间发展”。

温宗国指出,在此背景下,部分国际发达国家的企业开始增加垃圾分类分拣设施,以满足中国对于固体废弃物进口日益严格的标准。

美国环境政策专家弗兰克称,为达到中国的新标准,美国目前正在启用人工智能,对垃圾进行分拣。

当然,从长期发展来看,减少垃圾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Erik Solheim表示,中国打击塑料“洋垃圾”的进口,对于富裕国家来说应该是一个信号,要加强回收,减少塑料吸管等非必要产品。

“普通美国人每年消费600根吸管,产生了大量的塑料垃圾,所有人都可以直接从杯子或瓶子喝水。”Solheim指出,包括可口可乐、雀巢和达能在内的企业正在采取措施提高塑料制品的循环使用率,或者改用可生物降解的包装材料——肯尼亚已经禁止使用塑料袋。

为了减少塑料垃圾,部分国家已经有所行动。

1月23日,欧盟宣布首个处理塑料垃圾的计划,将逐步淘汰一次性塑料,目标是到2030年,欧盟地区使用的所有塑料包装必须能够回收利用。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也在1月表示,英国将在25年内消除所有可避免的塑料垃圾。

不过,温宗国指出:“理论上讲,这些发达国家应该对自己的污染负责,但由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做到的,发达国家肯定优先考虑寻找替代国。但要真正地解决问题,最终还是需要他们重新审视各自的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和回收体系的建设。”

不过,温宗国指出,按照污染者负责的原则,这些发达国家应该对自己产生的固体废物负责,但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做到的,发达国家肯定优先考虑寻找“洋垃圾”输出地的替代国。

“但要真正地解决这一问题,最终还是需要他们重新审视各自的城市固体废物处理设施及回收利用体系的建设。”

来自:国是直通车

作者:孙秋霞

编辑:郭凌洁

关键词: 禁令 中国 垃圾

精选 导读

募资55亿港元万物云启动招股 预计9月29日登陆港交所主板

万科9月19日早间公告,万物云当日启动招股,预计发行价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预计9月29日登陆港交所主板。按发行1 167亿股计算,万

发布时间: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况曝光 隐形重仓股多为高端制造业

随着半年报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况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场基金总数为9794只,资产净值为269454 75亿元,同比上

发布时间: 2022-09-02 10:45
资讯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变卖房产 上市公司粉饰财报动作不断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变卖房产。四川长虹25日称,拟以1 66亿元的转让底价挂牌出售31套房产。今年以来,A股公司出售房产不断。根据记者不完全统

发布时间: 2022-08-26 09:44
资讯   2022-08-26

16天12连板大港股份回复深交所关注函 股份继续冲高

回复交易所关注函后,大港股份继续冲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开,随后震荡走高,接近收盘时触及涨停,报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发布时间: 2022-08-12 09:56
资讯   2022-08-12

万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东 中泰证券拟受让11%基金股权

7月13日,中泰证券发布公告,拟受让齐河众鑫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齐河众鑫)所持有的万家基金11%的股权,交易双方共同确定本次交易的标的资

发布时间: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连续7日每天30亿元逆回购 对债市影响如何?

央行12日再次开展了3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 10%。这已是央行连续7日每天仅进行30亿元的逆回购缩量投放,创下去年1月以来的最低操作规

发布时间: 2022-07-13 09:38
资讯   2022-07-13

美元指数创近20年新高 黄金期货创出逾9个月新低

由于对美联储激进加息的担忧,美元指数11日大涨近1%创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响,欧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黄金期货创出逾9个月新低。美

发布时间: 2022-07-13 09:36
资讯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线下跌 纳斯达克跌幅创下记录以来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续回落。数据显示,道琼斯指数上半年下跌15 3%,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29 5%,标普500指数下跌20 6%。其中,纳斯达克连续

发布时间: 2022-07-04 09:51
推荐   2022-07-04

融资客热情回升 两市融资余额月内增加超344亿元

近期A股走强,沪指6月以来上涨4%,融资客热情明显回升。数据显示,截至6月16日,两市融资余额1 479万亿元,月内增加344 67亿元,最近一个半

发布时间: 2022-06-20 09:41
资讯   2022-06-20

4个交易日净买入超百亿元 北向资金持续流入A股市场

北向资金净流入态势延续。继6月15日净买入133 59亿元后,北向资金6月16日净买入44 52亿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资金累计净

发布时间: 2022-06-17 09:37
推荐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