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在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球金融科技(杭州)峰会上,中钞信用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杭州区块链技术研究院(简称中钞区块链技术研究院)
3月26日,在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球金融科技(杭州)峰会上,中钞信用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杭州区块链技术研究院(简称“中钞区块链技术研究院”)发布了中钞络谱区块链登记开放平台(简称“中钞络谱”,英文名称为Blockchain-Registry-Open-Platform,简称“BROP”)。
中钞络谱是国内首个由“国家队”研究并发布的区块链技术产品。
2017年9月,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在杭州正式成立了区块链技术研究院。这是一家银行卡制卡行业中唯一的国有独资企业,作为人民银行的下属企业,直接隶属于我国法定货币印制机构——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在3月26日发布之前,BROP平台已经通过了产品测试,主要参与测试的有银行和司法存证企业。根据发布会当天的信息,目前已经有15家企业和BROP平台合作,其中包括了司法机构、凭证机构和银行,如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国家金融IC卡安全检测中心、杭州银行、上海仪电溯源、浙江数秦科技和杭州安存等。
应用多样化的可信平台
“络谱这个名字包含了我们整个团队对它的期望,希望它能够成为网络世界新的图谱。”中钞区块链技术研究院院长张一峰希望这项平台能够给中国的区块链行业发展注入新的力量,作为中钞的第一个区块链产品,它能发展为一个可信的自成长平台。
张一峰十余年来先后在国有科研院所、跨国外企和央企研发机构从事电子支付领域的技术研究和应用推广,活跃在区块链技术结合金融领域应用的最前沿。他和他的团队从2015年初就开始参与到央行数字货币课题研究,一直致力于央行数字货币技术研究和区块链在金融等领域的前瞻性应用与实践。
早在2016年,他就认为,在未来5年,中国将经历一场电子货币化的变革,电子货币时代即将来临。
作为一个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开放式可信登记平台,BROP通过底层区块链联合各合作方对用户身份、数字凭证和存证数据进行可信记录,为企业用户提供可查询、可验证、可监督的权属登记和信息公示服务。
BROP平台的设计理念是在不干涉合作方系统的前提下为合作方提供数据的可信证明,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各合作方之间的协作。主要应用场景有食品溯源、政府公示、鉴定证书登记、慈善资金登记、医疗大数据和门票登记与流转等。例如,在司法投票程序中,人们可以远程参与投票,BROP可以负责可信地保存和上传投票信息和结果。
BROP提供的服务还包括区块链的各要素之间互动的服务。例如,针对身份与资产相互关系的数字凭证权属变更、针对身份与数据相互关系的认证与授权等。
多源异构 打造开放平台
“首先,我们希望它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张一峰表示,开放的平台首先意味着是技术的开放。中钞并不是第一个从事区块链技术平台的企业,但是BROP平台希望能够汇聚各个企业的技术,所以采取的是“多源异构”的策略,要形成的不是仅仅一条区块链,而是一个链的网络,技术的架构是非同质化的,不同的参与方在接入BROP平台可以保留自己的系统。
其次,是数据的开放。传统的中心化数据平台是对数据的垄断,但是区块链技术的特别之处在于参与和见证的人越多数据也就越安全,BROP让所有的参与方能够共享整个平台内开放的信息,达到数据共享和数据安全同步的效果。通过BROP的服务,各参与方都可以对存证信息和数字凭证进行跨机构认证和流转,实现各独立参与方之间的去中心化互信协作。
最后,是开放的合作。BROP系统的另一个功能是让更多的、不同领域的区块链应用能够通过这个平台得到发展,也能在发展期间互相促进,一些基础性的区块链应用能通过BROP和其他参与的个人以及机构合作,从而达到互惠互利的效果。同时,一些想尝试区块链但是还没有成熟技术的企业也可以参与合作。
另外,目前国内的区块链技术在隐私保护上还有许多不足,张一峰认为这个问题可能会涉及到一些底层的、关于密码技术上的问题,他表示总体来说区块链目前还是处于一个早期阶段,还有很多未知的挑战会随着应用的深入渐渐浮出水面。BROP登记平台也还在继续研究隐私保护,张一峰坦言,现在还没有突破性的进展。但是,在应用层面上中钞团队尝试了一些方法去保护用户的数据隐私和数据安全。
目前,BROP采取的方式是在应用层面针对不同用户群体采取不同策略,把核心数据保存在区块链上,并对用户的隐私进行适当脱敏。一些信息不宜在平台上共享的合作方只需要把数字签名存在系统上,这样就能满足对方数据证明服务的需要,用户可以完全掌握自己的数据,不用担心自己隐私的泄露。
据悉,在未来,中钞区块链研究院还会继续开发和更新版本,逐一开拓BROP登记平台的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