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通知》,决定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自2018年7月1日起实施。这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通知》,决定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自2018年7月1日起实施。这意味着,我国将通过实行部分养老保险基金中央统一调剂使用,合理均衡地区间基金负担,提高养老保险基金整体抗风险能力。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游钧昨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介绍相关情况时表示,从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总体情况来看,运行较为平稳,能够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但省际之间基金不平衡的问题日益严重,靠省级统筹难以解决,需要进一步提高统筹层次,在全国范围对基金进行适度调剂。
“目前,我国将有限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分散存放在全国2000多个统筹单位,这种‘地方割据’的局面,不仅使得养老金结余无法在全国范围内发挥互助共济、余缺调剂的作用,而且大幅增加了养老金的行政管理成本。”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董登新认为,与其归集困难重重,不如全国统收统支。因此,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便是尽快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即全国统收统支),尽量缩短中央调剂金制度的过渡期,结束地方割据,打破地方封锁,真正实现全国“大一统”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具体来说,中央调剂基金由各省份养老保险基金上解的资金构成,按照各省份职工平均工资的90%和在职应参保人数作为计算上解额的基数,上解比例从3%起步,逐步提高。
在拨付方面,《通知》确定,中央调剂基金实行以收定支,当年筹集的资金全部拨付地方。中央调剂基金按照人均定额拨付,根据人社部、财政部核定的各省份离退休人数确定拨付资金数额。
与此同时,《通知》也确定,中央调剂金只是养老金全国统筹的其中一步,今后,国家统一制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逐步统一缴费比例、缴费基数核定办法、待遇计发和调整办法等,最终实现养老保险各项政策全国统一。
千亿元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将吸引社会资金参与
近期,国家发改委与中国建设银行将建立战略合作机制,以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为目标,共同发起设立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并通过设立子基金等方式进一步吸引社会资金,基金目标规模约3000亿元。
去年年初,国家发改委会同相关部门组织编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该《指导目录》是为了贯彻落实《“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5大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数字创意8个产业,40个重点方向下近4000项细分产品和服务。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刘向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的模式主要是财政性资金投入一部分然后再加上社会资金,运作方式主要是按照市场化运营,由专门的基金机构负责,多数是股权投资基金,主要以股权开展产业投资,部分以股权+债权的方式参与产业投资。
浙江财经大学浙江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文雁兵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述基金规模占所有政府引导基金的10%左右,规模和体量相对较大。从公司法律看,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的运作方式一般分别为公司制、有限合伙和信托,实际中大多采用有限合伙制,即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基金管理公司做一般合伙人,引入其他资本做有限合伙人。
中投顾问一位分析师表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已经打下良好基础。在未来几年,将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形成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时期。各地应抓住中央大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动创新发展的历史机遇期,找准当地的发展机会,构建当地的新兴产业链和创新链,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特色新兴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