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管理 >

外资开放政策持续加码 稳外资成下一步工作重点

2018-08-08 09:03:51 来源: 财经网

今年以来,吸引外资系列政策不断加码出台。当前,具体政策已步入密集落地期。地方层面也开始紧锣密鼓部署引资新举措。专家指出,作为六稳之

今年以来,吸引外资系列政策不断加码出台。当前,具体政策已步入密集落地期。地方层面也开始紧锣密鼓部署引资新举措。专家指出,作为“六稳”之一,稳外资关系到外贸、就业、投资等方面,在当前具有重要意义,建议从扩大开放、优化环境等多个方面推进。

外资开放政策持续加码

顶层设计层面,下一步积极有效利用外资的顶层路线图日前出炉。

国务院6月15日印发《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从大幅放宽市场准入等六个方面部署23条具体举措,同时明确了包括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30多个部门的职责分工。

在7月底,我国全国版和自贸试验区版两张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相继实施,清单长度明显缩短,银行、汽车多领域大幅放宽外资准入。

7月30日,商务部发布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征求意见稿,拟放松外资战略投资上市公司的规定,股份转让时限由此前3年缩短为1年。

与此同时,地方也在紧锣密鼓加快部署。7月10日,上海对外发布“对外开放100条”,聚焦金融业开放合作、构筑更加开放的产业体系、建设知识产权保护高地、打造进口促进新平台、创造一流营商环境等5个方面。开放举措中,金融开放比重最大,90%以上可在年内实施。

北京也于日前印发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行动计划,包括构建推动减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以更大力度扩大对外开放、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等9大改革方向117项具体举措。其中关于开放的有18条,包括鼓励外商投资高精尖产业、加快首都金融业开放步伐、深化海关通关一体化改革等。

此外,包括广东、广西、青岛、深圳、成都等多地也都将扩大开放、吸引外资作为下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例如,成都日前召开的对外开放大会上就提出,拟实施跨国公司“精准引进”“总部提升”“增资激励”三大计划。

专家指出,外资领域文件出台之密,为近些年来少见,这反映出我国深入推进自主开放的决心和力度。

稳外资成下一步工作重点

7月31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稳外资被列入“六稳”之一,成为下一步的重点任务。专家指出,稳外资关系到外贸、就业、投资等方面,在当前具有重要意义。

对外经贸大学教授桑百川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外资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资经济在增加就业、促进技术进步、促进经济结构升级、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形势下,如何稳定存量外资以及如何吸引新增外资都成为重要课题。”桑百川表示,一方面,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威胁在加大,可能影响外资对中国经济的预期,不利于我国引资。另一方面,我国谋求高质量发展、经济转型升级,也离不开外商投资。我们希望通过扩大开放、放宽外资准入,推动外商投资便利化、自由化和投资全球化,稳定价值链体系,并促进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升级。

桑百川表示,稳外资也有助于保持就业稳定。因此,在特定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稳定外资成为我国的一个重要选项。

联合国贸发会议经济事务官员梁国勇对《经济参考报》记者指出,外资企业出口占中国出口约四成比重,稳外资和稳外贸具有很强的关联性,要避免贸易摩擦升级带来的风险。从外资流入总量上看,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是关键增长点,如何保持和进一步促进这方面的外资增长非常重要。

梁国勇表示,要在外资准入方面开放,同时还要抓住关键行业、关键企业的关键投资,促进一批重大项目落地。从长远来看,外资对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和转型升级的贡献不可低估,构建公平、友好、稳定的营商环境对进一步吸引外资,特别是高质量外资至关重要。

多路推进相关政策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我国改革开放获得如此大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开放。现在看来,旧的开放红利已充分利用,当前外资开放已扩展到汽车、金融业等关键领域,有利于进一步产生新的红利。同时,这一开放进程也有助于其他国家分享中国发展带来的机会。

对于地方开放举措的部署,白明认为,要考虑当地发展中的产业优势、地方特色以及在国际市场中的站位等因素,同时统筹国情、省情、市情,扬长避短,充分结合当地未来的发展方向制定相关政策。在开放过程中,地方要切忌盲目求大、求高、求全,要突出特色。与此同时,还要开拓思路,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借力,相互“搭车”,相邻地区可提供配套服务。

“当前中国稳外资的关键是稳预期。”桑百川指出,中国只有高举开放的旗帜,不断改善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投资便利化和自由化,才能令外资在坚定看好中国市场前景的基础上,扩大对华投资。另外,在吸收外商投资方面,要瞄准高新技术业、高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鼓励外商进入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促进中国经济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近期已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吸收外商投资的措施,下一步的关键在于落实,各个部门、地方政府之间要形成合力,把吸收外商投资作为对外开放的重点内容。

伴随我国外资政策的利好不断释放,外资投资环境的日益优化,很多外资企业纷纷表示看好中国投资前景。最近,规划年产50万辆纯电动整车的特斯拉超级工厂正式落户上海临港地区,将成为特斯拉美国之外的首个超级工厂。宝马集团与华晨集团最新达成一项长期框架性协议,双方确定在沈阳合资的华晨宝马继续扩大投资和生产。

“中国有稳定的投资环境、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有潜力巨大、正在升级而且不断开放的消费市场。”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日前表示,近期,通用电气、福特、宝马、特斯拉等外资企业纷纷进一步扩大在中国的产能、规模和投资。“我们将继续改善营商环境,保护外资企业在华的合法权益,使中国继续成为外国企业投资的首选之地。”

关键词: 外资 政策 工作

精选 导读

募资55亿港元万物云启动招股 预计9月29日登陆港交所主板

万科9月19日早间公告,万物云当日启动招股,预计发行价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预计9月29日登陆港交所主板。按发行1 167亿股计算,万

发布时间: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况曝光 隐形重仓股多为高端制造业

随着半年报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况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场基金总数为9794只,资产净值为269454 75亿元,同比上

发布时间: 2022-09-02 10:45
资讯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变卖房产 上市公司粉饰财报动作不断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变卖房产。四川长虹25日称,拟以1 66亿元的转让底价挂牌出售31套房产。今年以来,A股公司出售房产不断。根据记者不完全统

发布时间: 2022-08-26 09:44
资讯   2022-08-26

16天12连板大港股份回复深交所关注函 股份继续冲高

回复交易所关注函后,大港股份继续冲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开,随后震荡走高,接近收盘时触及涨停,报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发布时间: 2022-08-12 09:56
资讯   2022-08-12

万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东 中泰证券拟受让11%基金股权

7月13日,中泰证券发布公告,拟受让齐河众鑫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齐河众鑫)所持有的万家基金11%的股权,交易双方共同确定本次交易的标的资

发布时间: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连续7日每天30亿元逆回购 对债市影响如何?

央行12日再次开展了3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 10%。这已是央行连续7日每天仅进行30亿元的逆回购缩量投放,创下去年1月以来的最低操作规

发布时间: 2022-07-13 09:38
资讯   2022-07-13

美元指数创近20年新高 黄金期货创出逾9个月新低

由于对美联储激进加息的担忧,美元指数11日大涨近1%创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响,欧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黄金期货创出逾9个月新低。美

发布时间: 2022-07-13 09:36
资讯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线下跌 纳斯达克跌幅创下记录以来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续回落。数据显示,道琼斯指数上半年下跌15 3%,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29 5%,标普500指数下跌20 6%。其中,纳斯达克连续

发布时间: 2022-07-04 09:51
推荐   2022-07-04

融资客热情回升 两市融资余额月内增加超344亿元

近期A股走强,沪指6月以来上涨4%,融资客热情明显回升。数据显示,截至6月16日,两市融资余额1 479万亿元,月内增加344 67亿元,最近一个半

发布时间: 2022-06-20 09:41
资讯   2022-06-20

4个交易日净买入超百亿元 北向资金持续流入A股市场

北向资金净流入态势延续。继6月15日净买入133 59亿元后,北向资金6月16日净买入44 52亿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资金累计净

发布时间: 2022-06-17 09:37
推荐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