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管理 >

金融街业绩颓势尽显 商务地产占比持续下滑 发展显颓势

2018-09-25 11:26:53 来源: 财经网

自2000年在深交所上市以来,金融街控股(SC:000402,下称金融街)持续以北京等一线城市开发商务地产为核心业务,直到2014年年中报时期,才明

自2000年在深交所上市以来,金融街控股(SC:000402,下称“金融街”)持续以北京等一线城市开发商务地产为核心业务,直到2014年年中报时期,才明确从单一“商务地产”开发,转向住宅与商务两条路并行发展。

在其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无论在主攻的“商务地产”领域或后期转型的住宅业务方面,金融街一直坚持到一线核心区域拿“高价地”的开发策略。但在近年来房地产市场调控逐渐收紧趋势下,其业绩也受到严重影响,一路下滑。

9月18日,金融街控股发布公告,已完成34.52亿元收购湖北当代盛景投资有限公司80%股权及相应债务,借此接手武汉“前地王”项目江夏文化大道。

在整个房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控周期的环境下,房企拿地策略普遍更加审慎,金融街坚守“高价地”策略势必会对未来项目销售带来更大难度。这场攻坚战,金融街能否突围?

武汉布局六年终落子

9月18日,金融街发布公告,以34.52亿接手武汉“前地王”江夏文化大道项目。据了解,江夏文化大道项目位于武汉市江夏区,地块性质为住宅用地,计容建筑面积约57.5万平米。2013年12月,当代盛景以17.31亿元,楼面地价3009元/平米,溢价率266%夺得该地块。这也是2013年的武汉最高溢价率、最高总价的“地王”项目。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8月70城房价数据显示,8月份,武汉房价环比上涨1.4%、同比上涨4.8%。在武汉房价整体上行趋势下,金融街以34.52亿元拿到江夏区57.5万平米地块八成份额,似乎是笔合算的买卖,但事实上,这块“地王”并没有那么简单。

根据公开资料,该“地王”之所以如此抢手,主要有两层原因,一是临近湖景,二是原规划项目附近临近地铁站。但是由于政府调整地铁站规划,该地块的价值也随之下降。因此,当代盛景一直未签署竞买合同,地块长期闲置。直到2017年11月,当代盛景报建当代君悦湾项目入市,该“地王”项目终于亮相。

这已是金融街在武汉拿到的第四块土地。去年8月、今年1月、2月,金融街分别通过政府合作、招拍挂竞拍、收购的方式拿到武汉三宗土地。但这一路,金融街却走了六年之久。有媒体报道称,早在六年前金融街就已经多次前往武汉考察,消息人士指出,“由于后来管理层变动等多种因素一直未有实质性项目落地”。

全国化布局进展不畅 业绩明显下滑

事实上,武汉市场发展推进缓慢,只是其全国化布局的一个缩影。2005年,在房企们纷纷吹响全国化扩张号角之时,金融街也开启了全国化扩张,并进入惠州和天津等城市,但这一举措并没有为金融街吹响胜利的号角,时至如今,金融街的业绩表现仍旧长期处于低迷状态。

半年报显示,上半年,金融街实现营业收入66.29亿元,同比下降33.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65亿元,同比下降18.51%。对于下滑的原因,金融街解释称,主要原因是开发项目结算存在季度间的不均衡性,加之受到行业调整影响,导致开发业务收入下降。

而分区域来看,北上广三地出现分化。金融街上半年在北京地区实现营业收入15.56亿元,同比下降71.88%;该公司在上海地区实现的业务亦出现下行,同比下降80.44%。同为一线城市,广州则为金融街贡献了13.32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56.53%。尽管广州区域的营业收入明显增长,但依旧难抵金融街的业绩颓势。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向蓝鲸房产表示,北京地区此前为金融街的大本营,但由于金融街本身就是西城区国企,受北京市场调控影响较大,因而在北京地区所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大幅下降。

为了平衡布局风险,金融街近年来在积极自身土储,虽然在部分地区实现营业收入大幅增长,但整体看来增速仍难尽人意。

一位接近金融街的业内人士向蓝鲸房产透露,金融街的业绩下滑与布局策略不无关系,在去年北京市场调控趋紧之时,金融街却依旧在北京拿地,今年上半年,又集中在一二线限购趋严的城市有所布局。该人士认为,短时间内这些土储很难对其业绩带来提升。

商务地产占比持续下滑 发展显颓势

对于房企而言,营业收入的下降与其背后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多年来,商务地产一直是金融街地产销售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成为左右当年销售排名的胜负手。此前,金融街的定位为主打商务地产业务,其核心资源区域在京津之地。在北京金融街区域的长期开发运营中,金融街以其独特的稀缺资源笑傲北京地产界。

中信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5月底,北京区域持有类物业接近50万平方米,全部位于金融街区域、西单和德胜门等最核心位置,该区域的资源价值毋庸置疑。

据蓝鲸房产统计数据显示,从2010至2014年的五年间,金融街销售额分别为162亿元、130亿元、205亿元、225亿元、130亿元。其中,商务地产占比分别为37%、64%、46%、66%、56%。

在这期间,金融街商务地产的比例达到了近年来66%的最高值。但好景不长,随着北京二环,甚至三环内优质土地资源的枯竭,金融街模式难以为继。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2017年,金融街销售额为150亿、276亿、235.7亿,商务地产占比也一路下滑,分别为33%、45%、34%。

在商务地产占比下滑之外,该领域内如物业租赁、物业经营等收入表现也不甚乐观。2018年半年报数据显示,商务地产如物业租赁、物业经营的营业成本增速,较其营业收入大幅提升。同时,该领域内的毛利率也分别下降1.4%、0.15%。

易居中心总监严跃进向蓝鲸房产表示,商务地产具有开发周期长,回款利润慢的问题,对于金融街来说,类似数据下滑比较明显,其实是和具体项目的操盘有关。其可售项目其实不多,所以往往可售项目入市的时候业绩容易成长。但如果短期内没有可售项目,单纯靠租金等,业绩容易波动。

踏错节奏遭“高价地”拖累 住宅营造能力低下

事实上,对于依靠商务地产业务的艰难前景,金融街也不是没有预料。金融街在2014年中报表示,因公司的发展定位所致,未来的扩展区域将是一线城市和1.5线城市,至于二线城市暂不考虑进入。也由此,金融街正式开展了其发展史的第二次转型,大力开发住宅业务领域。

但住宅开发市场和商务地产市场的运作逻辑又不同,习惯于拿城市核心区位的金融街,把这一逻辑也运用到了住宅市场中。在住宅业务领域,金融街将自己定位于打造高端住宅,在各个城市黄金地段拿地的策略,却使其住宅业务屡屡受挫。

蓝鲸房产梳理发现,自2014年之后,金融街开始加大住宅地产比重,并向广州、上海等北京以外的重点城市大量跑马圈地。2014年及2015年,其在2014年和2015年分别拿得未来科学城两个地块;2016年,在重庆、广州获取 2 个项目;而在调控最为严厉的2017年,金融街转而完善区域布局,新进入了武汉、成都、苏州、 佛山、廊坊等共计 5 个城市/区域,新增18个项目。

2018年上半年,金融街在北京、天津、成都、武汉、重庆、廊坊、常熟、遵化等城市通过兼并收购、合作开发、招拍挂等方式获取12个项目,新增项目权益投资额87.1亿元,新增权益建筑面积176.3万平米。

但在调控政策下,金融街的这一布局策略却又一次踩中了限购雷区。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2018年上半年,金融街所进入的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成都、武汉、苏州等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平均降幅为13.7%;商品房销售金额同比平均降幅为7.9%,公司所进入城市销售下滑明显。

为了大力发展住宅业务,金融街拿核心地区“高价地”的策略,也为自身业绩埋下了隐形炸弹。金融街入手的多宗地块总价和单价溢价较高,如上海火车站北广场三宗地块的溢价率超过50%,广州海珠区石岗路地块的溢价更是高达85%。

2014年,金融街开发的广州番禺区地王项目融穗澜湾开盘售价最高到2.5万元/平方米。但据媒体统计数据显示,该项目平均售价约在2万元/平方米,与1.14万元/平方米的起始楼面地价相较,利润空间并不大;2015年7月,金融街首次进沪拿地便以88.15亿元夺下上海火车站北广场以北地块,问鼎上海2015年度单幅地块总价地王。2017年8月,金融街以最高限价11.75亿元竞得佛山三水新城轻轨站北侧一宗商住地,折合楼面价8090元/平方米,刷新三水最高楼面价记录。

严跃进分析认为,在当前国家房地产调控不放松的政策走向下,部分住宅项目本身也面临限价等因素的影响,所以也会影响资金的回笼。同时,对于金融街来,可售项目和经营项目相对少,所以这会影响此类财务数据。

现如今,金融街控股的高成本投入能否漂亮解套仍然成谜。但在高成本之下,金融街差强人意的住宅产品打造能力,却成为饱受市场诟病的问题。

在金融街的住宅产品体系中,“融府”系列被定位为高端项目,但令人意外的是,这一高端项目背后折射的却是巨大的项目设计缺陷。

日前,位于北京丰台区卢沟桥乡周庄子村金融街·融府的设计图被曝光。作为一个紧挨北京三环的豪宅项目,融府被市场寄予了深厚的期许,但随着融府设计图的曝光,项目逼仄的园林环境和不合理的空间规划却成为市场吐槽的对象。而其在上海区域开发的金融街·融府也不甚乐观,据媒体报道称,上海金融街·融府的设计图出现重大纰漏,住宅区域占整个项目的比例不超过16%,办公楼、写字楼的占比高达84%以上,与其说是一个高端住宅,不如说更像是一个“城市综合体”。

失去了商务地产话语权的金融街,如今住宅业务开发亦不甚顺利,接下来,如何恰当的谋兵布阵,让业绩变得好看?在这场攻坚战中,金融街面对的问题沉重且棘手,需要细细思考。

关键词: 颓势 金融街 业绩

精选 导读

募资55亿港元万物云启动招股 预计9月29日登陆港交所主板

万科9月19日早间公告,万物云当日启动招股,预计发行价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预计9月29日登陆港交所主板。按发行1 167亿股计算,万

发布时间: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况曝光 隐形重仓股多为高端制造业

随着半年报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况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场基金总数为9794只,资产净值为269454 75亿元,同比上

发布时间: 2022-09-02 10:45
资讯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变卖房产 上市公司粉饰财报动作不断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变卖房产。四川长虹25日称,拟以1 66亿元的转让底价挂牌出售31套房产。今年以来,A股公司出售房产不断。根据记者不完全统

发布时间: 2022-08-26 09:44
资讯   2022-08-26

16天12连板大港股份回复深交所关注函 股份继续冲高

回复交易所关注函后,大港股份继续冲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开,随后震荡走高,接近收盘时触及涨停,报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发布时间: 2022-08-12 09:56
资讯   2022-08-12

万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东 中泰证券拟受让11%基金股权

7月13日,中泰证券发布公告,拟受让齐河众鑫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齐河众鑫)所持有的万家基金11%的股权,交易双方共同确定本次交易的标的资

发布时间: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连续7日每天30亿元逆回购 对债市影响如何?

央行12日再次开展了3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 10%。这已是央行连续7日每天仅进行30亿元的逆回购缩量投放,创下去年1月以来的最低操作规

发布时间: 2022-07-13 09:38
资讯   2022-07-13

美元指数创近20年新高 黄金期货创出逾9个月新低

由于对美联储激进加息的担忧,美元指数11日大涨近1%创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响,欧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黄金期货创出逾9个月新低。美

发布时间: 2022-07-13 09:36
资讯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线下跌 纳斯达克跌幅创下记录以来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续回落。数据显示,道琼斯指数上半年下跌15 3%,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29 5%,标普500指数下跌20 6%。其中,纳斯达克连续

发布时间: 2022-07-04 09:51
推荐   2022-07-04

融资客热情回升 两市融资余额月内增加超344亿元

近期A股走强,沪指6月以来上涨4%,融资客热情明显回升。数据显示,截至6月16日,两市融资余额1 479万亿元,月内增加344 67亿元,最近一个半

发布时间: 2022-06-20 09:41
资讯   2022-06-20

4个交易日净买入超百亿元 北向资金持续流入A股市场

北向资金净流入态势延续。继6月15日净买入133 59亿元后,北向资金6月16日净买入44 52亿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资金累计净

发布时间: 2022-06-17 09:37
推荐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