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创新药环境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这个良好局面,宋瑞霖表示,这和国家近年来一系列医药改革政策不无关系。“2015年以后,我们国家药品审评制度改革。改革直接使得药品研发的行为与标
9月27日至9月29日,第五届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在苏州工业园区召开。期间,《国际金融报》记者就国内创新药研发现状、行业环境变化、未来如何发展突破等问题专访了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执行会长宋瑞霖。
宋瑞霖介绍,当前中国创新药行业可以说是进入了黄金时期。他认为,“医药创新黄金时代是一个历史过程,它是由整个行业生态环境所决定的。”
医药改革引导行业创新
谈及创新药环境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这个良好局面,宋瑞霖表示,这和国家近年来一系列医药改革政策不无关系。“2015年以后,我们国家药品审评制度改革。改革直接使得药品研发的行为与标准与国际接轨。值得注意的是,与国际接轨并不意味着国际标准突然强加给了中国,而是中国能主动走向全球化、融入国际化。2017年,《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文件印发,中国药品监管机构加入ICH(人用药物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都标志着中国医药创新黄金时代到来。”
除了颁布专项政策鼓励药物研发,宋瑞霖还提到了市场准入和融资两个方面的问题。他表示,“中国的市场准入正在发生变化。虽然中国的医保市场准入处于探索期,还未形成完全成熟的方案,但每年医保谈判策略、招采政策都在发生变化,这都说明我国在加紧探索。”
“而在融资方面,在全球范围内,医药创新行业被定义为高技术密集型、高投入型、长周期、高产出的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中国现在已经从全球医药第三方阵进入到第二方阵,而第一方阵只有美国。美国有成熟的资本投资体系,有适应创新医药上市的报销体系,这两个体系支撑了美国创新者敢于创新。当前国内的融资环境在不断优化。我们能够看到,如果有好的项目就会有人来投资。当下在中国,优质项目可以通过科创板、创业板、港交所进行融资,有利于形成创新与资本之间的多赢,促进新药研发。”
要重视基础和转换
那么,行业一派景气之下,中国创新药的发展还有什么短板?未来要如何进一步提升?谈论此问题,宋瑞霖表示也有两方面。“一方面,要加强基础研究、基础教育、基础科学研究。事实上,我们如果没有科学研究,何谈转化?如果没有基础研究来加速转化,又怎么能够做原创?所以中国必须要把基础研究搞上去,这是我们的短板。”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提升转化能力。国家现在采取产学研联动、以企业为中心的生物医药的转化体系,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成熟的医药创新环境,需要由基础建设、研发体系、政策支持以及市场准入等一系列要素共同构成。”
在采访的最后,宋瑞霖也表示,“当前,尽管我们认为中国进入了医药创新的黄金时代,但现在还是春天。为什么说是春天,因为春天是医药创新播种的时候,我们还要努力,直到行业进入夏天般的旺盛生长,这样到了秋天才会有收获。”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