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学习或工作中,总有忍不住点开手机游戏或者聊天软件的时候。这其实是患上“手机依赖症”的一个征兆。最近在日本,能够帮助用户戒除手机上瘾的应用程序正在逐渐流行。最近在日本,能够帮助用户戒除手机上瘾的应用程序正在逐渐流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学习或工作中,总有忍不住点开手机游戏或者聊天软件的时候。这其实是患上手机依赖症的一个征兆。最近在日本,能够帮助用
这种程序类似于宠物养成类的小游戏,但不同的是,只有在不使用手机时电子宠物才会成长,一旦忍不住诱惑打开其他程序时,之前获得的成果就会作废。另外,还有惩罚措施更加严厉的软件,设置好禁用时间后手机会被上锁,在这段时间内除了打紧急电话外,一切操作都无法进行。一旦用户忍不住玩手机的冲动想要解锁时,就会弹出警告,提醒你必须支付100日元(约合6元人民币)才能提前解锁。
据英国《每日邮报》1月21日报道,手机功能花样百出,使人上瘾。英国大多数成年人每天查看手机33次,青少年每天查看90次。研究发现,手机严重损害精神健康。日本政府的一项调查也显示,随着智能手机逐步取代传统手机,日本民众平均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已经达到2小时50分钟,较7年前翻了一倍。其中47%的高中生每天使用时间超过3小时。另一项数据还证实,学习成绩与手机使用时间呈现明显的反比关系。那么如何戒掉“手机瘾”?
神经科学研究发现,人们沉迷手机并不奇怪。因为,手机的功能和应用程序(app)巧妙且持续地提供新鲜事和奖励(免费邮件、朋友发送的信息、有趣的新闻),并不断触发多巴胺的产生。如果你怀疑使用手机的频率太高,可以设定一些界限。
购买闹钟
超过三分之一的英国成年人醒来后玩五分钟手机,一半以上的人醒来后玩十五分钟手机,而百分之三十八的人在晚上睡觉前玩手机。如果你想重新获得对生活的掌控,别把手机带进卧室。也就是说,不要把手机当作闹钟。购买一个便宜的闹钟,并在卧室外给手机充电。这样能让查看手机成为有目的的选择,而不是自然而然的习惯。
制定手机时间
快速拿起手机的时间越规律,沉迷手机的时间就越少。每天选择一段时间(30~60分钟)不带手机或关机(例如,在遛狗或午休的时候)。选择一段时间把手机放在门边,关闭响铃之外的其他功能。这样,手机的功能无非和固定电话一样。星期五,在上床睡觉前关闭手机,第二天醒来几小时后才开机。
划定手机禁区
在家里划定手机禁用区可以避免无休止的决策和冲突。不把手机带进卧室可以改善睡眠,不把手机带上餐桌可以使人们更加团聚。把手机放在桌上,经过他人许可再查看手机。如果担心错过紧急电话,可以把一些联系人放入“收藏夹”,将“免打扰”设置成允许接收收藏夹来电。
夺回控制权
人们很难在手机响铃或者闪烁时不去管它。关闭“通知”提醒就可以重新获得控制权。清理主屏幕上的app可以进一步降低手机的诱惑力。只保留最有用、提升生活的app(地图、照片、音乐等)。
卸载应用
卸载那些不怎么能改善生活但很分散注意力的app。一些app会让你感觉不好(如别人在脸书上晒假日照片),卸载这些app。通过浏览器或台式电脑仍然可以查看社交媒体,但每天查看的次数不要超过两次。
调整屏幕界面
将实用性一般的app放在手机屏幕的第二页,实用和无法删除的app放在第三页。将有点诱人的app放进主屏幕文件夹里,使它们的图标变小而难以阅读。将这个文件夹重新命名为“浪费时间”,因为它们确实如此。
调整屏幕调灰
把手机屏幕调成了灰色——去掉颜色,调成从白色到黑色之间的一系列灰色。这种做法最初是由技术道德专家特里斯坦·哈里斯推广的,只显示灰色的目的是让绚丽的屏幕变得不那么诱人。 研究表明,人类容易被鲜艳的颜色吸引,颜色同样对情绪有很大的影响。
美国国家眼科研究所研究颜色与情绪关系的研究员比维尔·康韦表示,硅谷可以通过使用更体贴的配色方案来帮助缓解手机成瘾。
康韦说:“颜色不是用于探测物体的信号,它的作用其实很基本:它告诉我们什么可能很重要。如果你面对大量的颜色和对比,那么你的注意力处于不断被转移的状态。你的注意力系统一直在提醒你: 看这里,看这里,看这里。 ”
康韦表示,人们在规划起居室的装饰时,会考虑配色方案,他们也同样应该考虑手机主屏幕的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