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消费 >

小米招股书:成立两年营收破10亿美元 2017年营收达到了1146亿元

2018-05-03 15:49:25 来源: TechWeb.com.cn

八年时间,小米从一个初出茅庐的互联网手机品牌,成长为市值近千亿的帝国,除了手机业务名列全球前列外,小米手环以及小米电视等业务也都成

八年时间,小米从一个初出茅庐的互联网手机品牌,成长为市值近千亿的帝国,除了手机业务名列全球前列外,小米手环以及小米电视等业务也都成为行业的佼佼者。从港交所官网获悉,小米已正式提交IPO申请文件。

从招股书文件可以看出,小米2017年营收达到了1146亿元,成为千亿营收俱乐部的一员。并且,在主营业务手机方面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公开信中,雷军更是宣称小米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不过,从招股书中可以看到,小米目前大部分营收还是主要来自于手机硬件业务。并且,海外业务的逐渐扩张,也让小米的未来充满着各种不确定性。

成立两年营收破

2010年,雷军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成立了小米公司。对于雷军来说,创立小米是自己的一个梦想,也是财务自由后的一个挑战。在别人看来,当时的雷军完全可以转变成一个投资人,没必要再去辛苦创业。不过,在雷军自己心里,只有一个简单的想法:做一款让自己喜欢、觉得够酷的智能手机。

八年时间,小米手机虽然没能成为苹果和三星那样的巨头品牌,但是也成功跻身全球前五的阵列,并且一度是中国销量最好的手机。即便是2016年遇到了低谷,在雷军亲自抓供应链,改变打法,铺设线下渠道后,小米在2017年迎来了绝地反击。根据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显示,小米手机2017年销量为9141万台,而2016年只有5541万台。不仅如此,多面开花的业务,也让小米的营收突破千亿元。

数据显示,成立两年后,小米2012年的收入突破10亿美元,2014年销售额突破100亿美元,2015年至2017年收入分别为668.11亿元、684.34.亿元和1146.25亿元。增速方面,小米2017年收入更是同比增长67.5%。同时,与2017年营收超过一千亿元并且盈利的公司相比,按照增长速度计算,小米在互联网公司中排名第一,所有公司中排名第二。

24

不仅仅是营收上的优异表现,根据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显示,小米在经营利润上也得到了高速的增长。数据显示,小米2015年至2017年经营利润分别为13.73亿元、37.85亿元和122.15亿元,2017年同比增长222.7%。

值得注意的是,营收和经营利润高速增长的同时,小米集团在2017年依旧有着439亿元的亏损。在此之前,小米2015年亏损76.3亿元,2016年盈利4.9亿元。截至2017年12月31日,小米集团有净负债人民币1,272亿元及累积亏损人民币1,290亿元。而在这背后,主要是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投资公允价值增益净值、收购导致的无形资产摊销等因素的影响。

招股书显示,截至2015年、2016年及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小米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分别为88亿元、25亿元及541亿元。如果按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15年,小米经调整亏损人民币3亿元;2016年,小米经调整利润达人民币19亿元;2017年,小米经调整利润达人民币54亿元。

业内专业人士表示,这类“亏损”是公司价值成长的证明。通常意义实际的亏损不同,这类“亏损”越大,说明公司发展越好,价值提升越大。

同股不同权

4月30日,同股不同权制度正式在香港生效,并即刻接受上市申请。而这也是继1989年后,港交所重新启动“同股不同权”机制。在小米正式提交IPO申请之前,业内人士就透露称,小米将成为“同股不同权”重启后的首批获益企业。

根据小米招股书披露内容显示,小米将采用公司股本将分为A类股份和B类股份,A类股份持有人每股可投10票,B类股份持有人则每股可投一票。

在股权结构上,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雷军持股比例为31.4%,如计入总股本ESOP员工持股计划的期权池,则雷军的持股比例为28%。通过双重股权架构,雷军的表决权比例超过50%,为小米集团控股股东。

25

此外,小米联合创始人、总裁林斌持股13.33%,联合创始人、品牌战略官黎万强持股3.24%,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洪锋持股3.22%,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刘德1.55%,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王川持股1.11%,顺为资本CEO许达来持股2.93%。小米联合创始人、原战略副总裁黄江吉持股3.24%,联合创始人、原首席科学家周光平持股1.43%。

投资者方面,晨兴资本持股17.19%,其他投资者共计持股21.34%。

招股书再次提及硬件综合净利润率不超

在之前的小米6X发布会上,雷军公开表示,小米未来的硬件综合净利润率不会超过5%,如果超过,将会返还给消费者。当雷军宣布这个决定时,现场的米粉“沸腾”了,尤其是在雷军的母校—武汉大学那样的地方,更是让现场的气氛点燃到最高点。

不过,当雷军宣布完这个决定时,有支持,也有质疑声。支持者认为小米依旧良心,将最好的留给消费者,让每个人都能用上黑科技产品。但是,也有质疑者认为,这是雷军的一种套路和噱头,只是在忽悠消费者。在GMIC2018大会上,荣耀手机负责人赵明更是表示,很少有公司能够达到5%综合净利润率水平,如果荣耀能够实现自己就很高兴了。

而在IPO招股书中,小米再次提及了5%综合净利润率的说法。雷军表示,伟大的公司都是把好东西越做越便宜,把每一份精力都专心投入做好产品,让用户付出的每一分钱都足有所值。硬件综合净利率永不超过5%就是小米高效的证明,我们固执的坚持、持续的投入、坚决的执行终将换来理想的实现。

26

从招股书公布的信息来看,小米手机和生态链2017年的毛利润分别为8.8%和8.3%,2017年的综合利润率4.7%。虽然对于硬件业务具体总和净利润率是多少,小米并没有披露。但是,由于互联网的利润率较高,综合算下来小米硬件净利润率应该不足5%,符合雷军的承诺和说法。

其实,在上市前夕,雷军喊出“5%”的口号,不仅仅是面向C端消费者,更是在向资本市场喊话,小米不仅仅是硬件公司,更是一家互联网公司。

手机收入占大头

“小米是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IoT 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雷军在公开信的一开始,便强调了这一点。在雷军看来,小米不是单纯的硬件公司,而是创新驱动的互联网公司。

不过,从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来看,小米当前还算不上是真正的互联网公司,目前大部分收入仍旧来自于手机的销售。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2016年及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智能手机部分分别贡献总收入的80.4%、71.3%和70.3%。相比较下,小米的互联网服务不仅在营收金额以及占比上,与智能手机业务有着很大的差距,还在去年占比有所下滑。从图中可以看到,近三年,小米互联网营收占比分别为4.9%、9.6%以及8.6%。

27

招股书显示,在互联网服务方面,广告是最大的收入来源,其它互联网服务收入主要来自线上游戏。小米表示,会通过扩展互联网服务及销售IoT与生活消费产品,进一步扩大收入来源。但是,小米同时还表态,如果不能按照预期扩大收入来源,则会继续高度依赖智能手机销售赚取大部分收入。

为了未来更高的估值,小米一直想改变人们心中固有的硬件公司形象,成为一家互联网公司。但是,单从营收结构上来看,小米离一家真正的互联网公司还有距离。并且,在消费者的心中,小米更多的是一家手机公司,最受关注的也是手机产品。任重道远,小米在努力转型改变,但或许就像它自己说的那样,经营时间较短,很难对未来作出明确的预期。

小米的未来

2017年的绝地逢生,让小米度过了成立以来的最大难关。重回全球前五以及迈过千亿营收的大关,都让小米在过去的一年成为最出彩的手机品牌之一。回首过去,成立三年,便成为中国大陆市场出货量排名第一的智能手机公司;成立四年,销售额便突破100亿美元。小米的成绩是惊艳的,但那都是过去,对于未来,小米上市后,面对的挑战将会更大,除了之前的外部因素,更多的还有资本的考量。

上文提到,小米目前的收入大部分是来自于手机销售,虽然也在扩展互联网以及销售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但是对于未来能否平衡手机业务带来的诸多影响,小米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现如今,整个手机市场已经是一片血海之势,市场的饱和加上手机创新乏力,让智能手机市场再也没有过去高速增长的势头。未来,小米在手机市场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同时,从招股书可以得知,小米在海外业务上的表现不错,2015年、2016年、2017年海外市场收入分别为40.5亿元、91.5亿元、320.8亿元。尤其是在印度市场,小米更是在2017年第四季度成为印度市场出货量排名第一的智能手机公司。

不过,小米在招股书中表示,未来国际市场的扩展将会增长一定成本,同时竞争也会加剧。需要注意的是,小米目前许多产品及所提供服务涉及或依赖第三方知识产权,加上当地法律方面的约束,未来小米在扩张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影响,比如当初爱立信的起诉。如果在专利方面遇到困扰,小米遭受的打击将是巨大的,不仅仅是资金上的流出,更会影响未来业务的拓展。

除此之外,小米还在招股书中披露了更多的风险,并且称无法保证日后能赚取利润。小米表示,倘若我们不能维持或提高经营利润率,日后可能持续亏损。

八年时间,小米赴港IPO,这不仅仅对于国内手机市场有着不一样的意义,更是代表着小米创新模式的成功。在公开信的最后,雷军表示,“小米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现在才刚刚走出了第一步。”上市后,小米面临的压力将会更大,当然机遇也会更多。在成为一家真正的互联网公司之前,小米需要做的不仅仅是服务,还要在核心竞争力—专利研发方面投入更多。否则,未来即便做得很大,也会受制于人。

关键词: 小米

精选 导读

募资55亿港元万物云启动招股 预计9月29日登陆港交所主板

万科9月19日早间公告,万物云当日启动招股,预计发行价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预计9月29日登陆港交所主板。按发行1 167亿股计算,万

发布时间: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况曝光 隐形重仓股多为高端制造业

随着半年报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况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场基金总数为9794只,资产净值为269454 75亿元,同比上

发布时间: 2022-09-02 10:45
资讯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变卖房产 上市公司粉饰财报动作不断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变卖房产。四川长虹25日称,拟以1 66亿元的转让底价挂牌出售31套房产。今年以来,A股公司出售房产不断。根据记者不完全统

发布时间: 2022-08-26 09:44
资讯   2022-08-26

16天12连板大港股份回复深交所关注函 股份继续冲高

回复交易所关注函后,大港股份继续冲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开,随后震荡走高,接近收盘时触及涨停,报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发布时间: 2022-08-12 09:56
资讯   2022-08-12

万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东 中泰证券拟受让11%基金股权

7月13日,中泰证券发布公告,拟受让齐河众鑫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齐河众鑫)所持有的万家基金11%的股权,交易双方共同确定本次交易的标的资

发布时间: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连续7日每天30亿元逆回购 对债市影响如何?

央行12日再次开展了3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 10%。这已是央行连续7日每天仅进行30亿元的逆回购缩量投放,创下去年1月以来的最低操作规

发布时间: 2022-07-13 09:38
资讯   2022-07-13

美元指数创近20年新高 黄金期货创出逾9个月新低

由于对美联储激进加息的担忧,美元指数11日大涨近1%创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响,欧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黄金期货创出逾9个月新低。美

发布时间: 2022-07-13 09:36
资讯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线下跌 纳斯达克跌幅创下记录以来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续回落。数据显示,道琼斯指数上半年下跌15 3%,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29 5%,标普500指数下跌20 6%。其中,纳斯达克连续

发布时间: 2022-07-04 09:51
推荐   2022-07-04

融资客热情回升 两市融资余额月内增加超344亿元

近期A股走强,沪指6月以来上涨4%,融资客热情明显回升。数据显示,截至6月16日,两市融资余额1 479万亿元,月内增加344 67亿元,最近一个半

发布时间: 2022-06-20 09:41
资讯   2022-06-20

4个交易日净买入超百亿元 北向资金持续流入A股市场

北向资金净流入态势延续。继6月15日净买入133 59亿元后,北向资金6月16日净买入44 52亿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资金累计净

发布时间: 2022-06-17 09:37
推荐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