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消费 >

年轻人青睐结伴出行 这会成为未来旅行的重要方式吗?

2018-10-06 14:04:29 来源: 解放日报

调查说明在国庆出行大军中,结伴出行的游侠驴友不少。有的拼车出游;有的响应微信群等社交平台上的倡议,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还有的不走寻

调查说明

在国庆出行大军中,结伴出行的“游侠”“驴友”不少。有的拼车出游;有的“响应”微信群等社交平台上的倡议,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还有的不走寻常路,去高山密林探险,步丈天涯……

但上述这些“自助”出行方式,在给人带来或自由随意,或新鲜刺激的同时,亦隐藏着潜在风险:拼车出游,出了事谁担责?源于微信群的旅行,旅途中,“群主”或发起人能担起这种种问题的责任么?去探险,有没有做好风险防范准备?

针对上述问题,解放日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KuRunData中国在线调研,进行一项有关“结伴出行”的调查。调查采用在线方式,样本总数1000份,其中,25岁以下20%,26-35岁 20%,36-45岁 20%,46-55岁20%,56岁以上20%。

调查结果显示:84.6%的受访者有结伴出行的经历。其中,尤以25至45岁年龄段居多,他们中间,有结伴出行经历者接近九成;而56岁以上年龄段有此经历的受访者占比相对较低,但也有75.5%的比例。

被“搭车”竟因为“情面难却”

结伴出行方式有多种,可以朋友间拼车,也可以参加微信群等社交平台上发起的自助旅行,抑或是纯粹以探险为目的,你通常会选择哪一种方式?在回答这一多选题时,有结伴出行经历的846位受访者中,有过“拼车”经历的774位,占91.5%,占绝对优势;309位受访者表示参加过微信群里发起的自助旅行,占36.5%;曾经有过 “探险”经历的也有246位,占29.10%。

从数据看,拼车结伴出行是最常见的方式,但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心甘情愿被“搭车”。虽然不太愿意的只占受访者的15.4%,但说“No”亦有其理由,排在首位的是“如果旅途中万一发生交通意外或其他意外,担不起这个责任”,占35.1%;第二位是“出行毕竟牵涉到各种成本,不想因为‘钱’伤了朋友之间的‘感情’”,占27.3%;第三位是喜欢一个人的旅途,不希望被别人打扰,占20.1%;第四位是觉得与朋友的旅行喜好不一致,与其途中发生分歧,还不如开始就婉拒,选择这一理由的占17.5%。即便是看似多数的愿意被搭车的,其理由似乎也有些牵强,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朋友或同事都是熟人,不好意思拒绝”排在首位,占39.4%,看来情面难却是主因;其次是“旅途中多个人说话,减少寂寞,路上还能相互照应”,占 37.6%;“可以分摊出行成本”也有20.7%的选择;“反正车上有空位,权当做好事”的选择相对较少,仅占2.3%。

什么状况之下,您会搭别人的车?68.4%的受访者表示,除非是非常熟悉的朋友,否则不会搭;22.4%的受访者表示,最多短途搭一程,长途的话,路途遥远,不可控因素会增多,于人于己都不太方便;另有9.2%的受访者的态度简单明了:出行之前签署免责协议,减轻双方的困扰。

担心“隔空交流”伙伴会“见光死”

一段时间以来,通过微信等社交平台组织旅游的模式似乎趋于火爆。在这种旅游模式里,个人或某个组织在微信群、朋友圈或其他社交平台发起旅游项目,在约定时间内若凑够一定人数,便可出行。这种出游因为形式灵活多样,吸引不少人参与。不过与朋友之间搭车出行相比,通过此方式出游,成员之间未必都相互认识,其中一些人仅仅是在社交平台上有过“隔空交流”。

调查中,36.5%的受访者表示参加过这种组团出行,另有63.5%的受访者表示未参与过。从分组数据看,参与过微信群组团游的,以26—35岁受访者最多,占比高于平均数近10个百分点,达45%;而56岁以上受访者相对较少,参与过的仅占30.5%。这与不同年龄层次对社交平台的依赖度或许有一定关联。

对于微信群等社交平台上发起的自助组团结伴出行怎么看?36.1%的受访者认为“挺好的”,47.7%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另有16.2%的受访者直接表示“不怎么样”。撇开“不好说”的中立者,点赞或持否定态度的理由都是什么呢?

点赞者中,55.4%的人认为:尽管微信群群员之间未必人人相熟,但能够在同一个群里,一般来说总有些共同点,比如摄影、徒步、自驾,抑或是一枚吃货……能和有共同喜好的人一起出去玩,想来是能够聊到一起的;第二个理由是为了看不一样的风景,虽然通过微信群等社交平台的“结伴出行”也是“组团”形式的一种,但与传统旅行社组团不同的是,这种组团是个性化的,可以根据成员的喜好自己定制线路,所以比旅行社“走马观花”组团游强得多,选择这个理由者占23.7%;第三个理由是认为能够免除“购物”困扰,一般不会有强制消费,买不买全凭自己做主,选择此项的有16.5%;剩下的4.4%点赞者则表示“费用相对透明”。

有点赞的,也有持否定态度的。第一个理由,是“如果旅途中有突发状况甚至发生意外,组织者能担起责任吗?”有此担心者占比最高,达到40.5%;第二个理由是担心不相识的伙伴会不会“见光死”,占 21.8%,持该观点者认为“隔空交流”的相谈甚欢并不意味着现实中能够意气相投,如果遇到太“个性”的伴就是给自己添堵;第三个理由是认为“组织者经常是一些俱乐部、车友会等,也有一定商业目的”,占 20.5%,这个现象的确存在,已经发现有组织者通过抬高平摊费用来稀释甚至全免自己的出行成本,甚至为自己所在团体谋取一定利益;第四个理由是觉得“组织者缺乏经验,线路设计也不尽合理,同时缺乏应变能力”,选择此理由者达到17.2%。

参与户外探险游却缺乏自救能力

无论是朋友间搭车出行,还是微信等社交平台上发起的结伴出行,都属于自助游范畴。其中,可能还存在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虽然他们的出行方式也可能是搭车自驾,抑或通过微信结伴,但出行目的却与普通游客不同,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探险,想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征服险峰峻岭是他们的向往。

受访者中,有29.1%的人表示参加过户外探险游,70.9%表示没有参加过。值得关注的是,涉足过户外探险者,尤以26—35岁群体为最,在该年龄段受访者中,竟然有39%的人表示自己有过户外探险的经历。

对驴友自发组织户外探险游怎么看?28%的受访者表示 “佩服”;32.5%的受访者表示 “不提倡”;39.5%的受访者表示“不表态,保持中立”。

虽然从数字看,参加过户外探险游的受访者占比不算太低,但多数人对驴友自发组织的户外探险可能存在的风险还是有一定认知的。在给出的六个多选项中,受访者认为可能存在问题的前三位,分别是“缺乏户外探险、生存知识,当处于险境时缺乏自救能力”,占77.9%;“对困难估计不足,盲目出行”,占58.2%;“事先不报备,一旦发生意外,给救援增加难度,同时浪费公共资源”,占56.6%。此外,保险意识缺乏、就是寻求刺激甚至是在“玩命”、装备不够齐整和专业也占一定的比例。

自发组织户外探险的确有风险。就在刚刚过去的9月下旬,四川甘孜警方对外通报:4名广东籍游客非法穿越稻城亚丁景区,其中一名54岁男性中途因高反死亡。虽然早在2016年,甘孜州稻城亚丁管理局就已对外正式发布公告,禁止一切单位或个人进入稻城亚丁开展非法穿越活动;但近年来,还是有部分户外运动探险爱好者通过多种渠道,擅自组织非法穿越。在破坏保护区脆弱的高原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同时,也接连发生了令人痛惜的关乎个人生命安全的事件。

结伴出行应做好功课降低风险

人在旅途,安全是第一位的。旅行,尤其是自助旅行,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可能具有隐藏的风险,但这并不意味着从此便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我们完全有可能在出行前准备得充分一点,尽量降低结伴出行的风险。

受访者认为,事先做好功课,对行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有充分预估,减少探险项目、科学规划路线、主动购买适当的商业保险是降低结伴出行风险的三个重要事项;此外,成员间的相互信任、必要的物资准备、团队成员间合理分工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至于“结伴出行”这种自助旅行方式在未来是否会为更多人接受,9.9%的受访者表示 “不会”,37.9%的受访者认为“不好说”,而超过半数占52.2%的受访者给出了肯定答案,认为随着旅游市场日渐成熟、软硬件设施水平不断提高,自助结伴出行或将成为未来旅行的重要方式之一。

关键词: 年轻人 结伴 旅游

精选 导读

募资55亿港元万物云启动招股 预计9月29日登陆港交所主板

万科9月19日早间公告,万物云当日启动招股,预计发行价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预计9月29日登陆港交所主板。按发行1 167亿股计算,万

发布时间: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况曝光 隐形重仓股多为高端制造业

随着半年报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况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场基金总数为9794只,资产净值为269454 75亿元,同比上

发布时间: 2022-09-02 10:45
资讯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变卖房产 上市公司粉饰财报动作不断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变卖房产。四川长虹25日称,拟以1 66亿元的转让底价挂牌出售31套房产。今年以来,A股公司出售房产不断。根据记者不完全统

发布时间: 2022-08-26 09:44
资讯   2022-08-26

16天12连板大港股份回复深交所关注函 股份继续冲高

回复交易所关注函后,大港股份继续冲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开,随后震荡走高,接近收盘时触及涨停,报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发布时间: 2022-08-12 09:56
资讯   2022-08-12

万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东 中泰证券拟受让11%基金股权

7月13日,中泰证券发布公告,拟受让齐河众鑫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齐河众鑫)所持有的万家基金11%的股权,交易双方共同确定本次交易的标的资

发布时间: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连续7日每天30亿元逆回购 对债市影响如何?

央行12日再次开展了3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 10%。这已是央行连续7日每天仅进行30亿元的逆回购缩量投放,创下去年1月以来的最低操作规

发布时间: 2022-07-13 09:38
资讯   2022-07-13

美元指数创近20年新高 黄金期货创出逾9个月新低

由于对美联储激进加息的担忧,美元指数11日大涨近1%创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响,欧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黄金期货创出逾9个月新低。美

发布时间: 2022-07-13 09:36
资讯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线下跌 纳斯达克跌幅创下记录以来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续回落。数据显示,道琼斯指数上半年下跌15 3%,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29 5%,标普500指数下跌20 6%。其中,纳斯达克连续

发布时间: 2022-07-04 09:51
推荐   2022-07-04

融资客热情回升 两市融资余额月内增加超344亿元

近期A股走强,沪指6月以来上涨4%,融资客热情明显回升。数据显示,截至6月16日,两市融资余额1 479万亿元,月内增加344 67亿元,最近一个半

发布时间: 2022-06-20 09:41
资讯   2022-06-20

4个交易日净买入超百亿元 北向资金持续流入A股市场

北向资金净流入态势延续。继6月15日净买入133 59亿元后,北向资金6月16日净买入44 52亿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资金累计净

发布时间: 2022-06-17 09:37
推荐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