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医疗健康信息谜局:资源集中度不够,健康信息少而不全

2018-02-06 10:04:00 来源: 搜狐

成功的创业和投资有一个共同的点:既不能脱离浪潮又要另辟蹊径,同时还要寻找到未被占领且前景可观的市场。然而在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中我们却

成功的创业和投资有一个共同的点:既不能脱离浪潮又要另辟蹊径,同时还要寻找到未被占领且前景可观的市场。然而在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中我们却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虽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健康产品受到资本的追捧,融资案例接连不断,但是健康信息提供平台的发展却一直停滞不前,让人不禁好奇是什么原因导致平台发展缓慢?

7

医疗健康信息谜局,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在线医疗信息目前尚没有一个整合归纳的专业平台。从其发展历程来看,不同类型的在线健康信息平台都或多或少都存在着问题,获利时间长、资源难整合等种种原因让其发展颇为不顺。

一、以搜索资源为主的引擎类平台商业化现象严重

互联网初期就是以搜索引擎发展为主导的时期,因此搜索引擎也成为人们获取健康信息的主要来源平台。对于这类型的平台而言,健康信息不仅能丰富平台的内容类别,增加平台的流量,还能帮助搜索平台实现流量变现。

搜索平台通过发展健康信息来与医疗产品进行合作,将内容生产与利益紧紧结合,最终实现平台利益最大化。这种前端生产内容,后端实现盈利的商业模式一开始是正确的。

然而,随着平台后期的发展,以利益为导向而非专业化的问题日益渐显。一方面信息平台越来越趋向商业化,把广告和普通信息放在了一个信息流里,导致信息真伪难辨现象更加严重,消费着用户的信任;另一方面平台对于健康信息疏于管理,对服务对象的资质、能力、信誉等却没有详加核实、深入挖掘,从而误导用户使用可能不正规的医疗产品。轰动一时的“魏则西事件”也是有这方面的因素,进而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口碑和良性发展。

二、以集合资源为主的社交类平台缺乏相应的审查机制,专业化程度不高

另一个大量集合医疗信息发展的平台是社交平台。这个平台已经占据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并且上面的确有相对专业的内容和大IP出现,因此在人们心中有一定的分量。然而,缺乏相应审查机制的社交平台就像一个大杂烩,各式各样的医疗内容和广告充斥其中。

以流量为驱动的社交平台发布的健康信息都是靠用户自发生产,平台无法保证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安全性、专业性。没有专业的医生对平台发布的内容进行审查,无法有效的对健康内容进行筛选,导致平台上的健康医疗内容真伪难辨,内容可信度低,容易使用户对这类平台产生质疑,影响整个行业的专业化。

三、以好大夫、春雨医生等拥有专业资源为主的健康平台向多样化发展,资源集中度不够,健康信息少而不全

“互联网+医疗”概念的提出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医疗行业,好大夫、春雨医生等众多健康平台纷纷耕耘互联网医疗,平台拥有的丰富专业资源为健康信息增添了许多助力,推动了健康信息的快速发展。

然而,随着平台的发展,后期重心产生了偏移,原本致力发展健康信息传播的平台在发展途中逐渐侧重在线问诊、医生信息查询、预约等方面,对于健康信息关注度不高,平台健康信息的资料少,不全面,可供用户参考的范围小,导致整个行业专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不利于医疗信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以快速问医网、寻医问药网咨询类网站为主的平台门槛低,医生资质相对较弱

在我国,专业的医疗资源一般都掌握在规模较大的平台手中,为谋求发展,小平台都会另谋蹊径,选择与大规模平台不同的发展方向。

以快速问医网为例,网站的健康信息都是来自用户与医生一对一交流过程中产生的,这种运作方式势必需要大量的医生资源。在医疗资源稀缺的市场,部分平台会选择降低门槛,以便增加医生的数量。

然而,也正是由于标准的下降,这些医疗信息实用性和专业性相对较弱,这类平台更主要目的不是真正给用户提供免费的在线诊疗服务,而是引导用户到线下机构就医,给机构带来更多的收益,这样的行为不利于医疗健康信息行业的整体发展。

各类平台都有自己的包袱,这些沉重的包袱拖住了健康信息平台发展的脚步,使得健康信息平台逐渐被行业落下,尽管如此,人们对健康信息的需求还在与日俱增。

医疗健康信息专业化需求潜力旺盛,看似鸡肋实则“金矿”

据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公民对“医学与健康”最为感兴趣,占调查比重的82.7%。随着社会对健康信息的需求增加,市场对健康信息平台的需求日益迫切,是什么原因导致市场出现这种状况?

其一,随着经济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和看病成本的攀升,人们对健康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一来,医疗成本越来越高,由于医院“以药养医”的制度,“小病大治”的现象在身边时常发生。二来,单身经济的生活节奏和生活压力让这群人没有时间和金钱去看病。三来,养生社会节奏越来越快,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下的人们养生概念越来越浓,医疗保健、食品安全、营养膳食渐渐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

其二,医疗资源不断被消耗的时代,社会对医疗资源的需求日渐增加。一是医院无法满足数量日益增长的患者需求,合理分配医生资源,医患的关系渐趋紧张。二是专业医生资源稀缺,专业医生行业标准多、安全风险大,进入门槛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专业医生的数量,是医疗行业一直以来专业医生资源不足的主要原因。在医疗资源稀缺、分配不均、效率低下的市场,需要健康信息这类平台将专业的医生资源利用起来,通过在职医生碎片时间和退休医生长效时间的利用,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和配置。

其三,网络的飞速发展扩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公众对信息透明化的需求明显提高。尤其是关系到民生的医疗行业,在质疑声不断出现的情况下更需要实现信息透明化。通过健康信息平台将医药、诊疗等信息公开,避免不良医生为了利益向患者开具昂贵却无用的药物,有助于倒逼医药流程正规化,实现信息的真正透明。

在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信息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市场对健康信息平台有着极大的需求,平台想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价值最大化,就必须学会抓住人们的需求,改变自己,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追随行业的发展脚步继续前行。

医疗信息平台真正实力尚未爆发,巨大潜力未来可期

站在风口之上的医疗行业在不断在变革,吸引资本扩大其发展版图。从市场需求来看,健康信息平台所蕴藏的发展前景也相当可观,那么这个被忽视的医疗板块该如何通过借鉴医疗行业的发展来改变自身?

首先,通过专业化医疗信息建立健康云数据库。在数据协同的作用下,改变传统医疗行业的消费场景,用户不需要去医院就能享受到专业医生的服务,有助于医疗行业整体服务质量的提高,同时,平台还可以收集到更多用户的健康数据并进行实时监控,用以建立在线健康信息市场,使得监控数据的商业价值得以实现。并且,还可以通过对个人和家庭健康档案进行管理,实现各地医疗资源的有效链接,打造医疗健康生态圈。

其次,通过专业医疗信息实现远程诊疗发展,同步发展健康检测产品。社会科技飞速发展,健康检测产品不断出现,可穿戴健康检测产品等慢慢普及,更为方便、快捷的可穿戴产品的出现使得医疗行业朝个人化医疗方向更进一步。平台通过可穿戴健康检测产品,对用户的个人生活场景进行长期监测,在用户没受到打扰的情况下就可完成数据的积累,为用户制定更符合个人生活习惯的高度个性化健康方案,培养用户良好的健康习惯,最终通过健康检测产品持续的服务实现平台。

最后,布局医疗人工智能,研发出辅助医疗行业的智能产品。人工智能的应用能够帮助医生从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加强医生的工作效率,使医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更专业复杂的工作中。有助于提高平台的整体效率,缓解医疗资源稀缺的市场,更精准地监控和收集患者医疗情况,实现医疗资源的跨域充分流动和可靠保证。

总的来说,曾经受到各方关注的健康信息平台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被医疗行业落下,发展缓慢的健康信息平台在行业的繁荣喧嚣中慢慢沉寂。尽管如此,只要市场对健康信息的需求不减,健康信息平台就不会退出医疗行业的舞台,相反,未来的健康信息平台或许会在数据、科技的加持下,重新焕发光彩,逐渐追赶上医疗行业快速发展的脚步。

关键词: 医疗 信息

精选 导读

募资55亿港元万物云启动招股 预计9月29日登陆港交所主板

万科9月19日早间公告,万物云当日启动招股,预计发行价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预计9月29日登陆港交所主板。按发行1 167亿股计算,万

发布时间: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况曝光 隐形重仓股多为高端制造业

随着半年报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况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场基金总数为9794只,资产净值为269454 75亿元,同比上

发布时间: 2022-09-02 10:45
资讯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变卖房产 上市公司粉饰财报动作不断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变卖房产。四川长虹25日称,拟以1 66亿元的转让底价挂牌出售31套房产。今年以来,A股公司出售房产不断。根据记者不完全统

发布时间: 2022-08-26 09:44
资讯   2022-08-26

16天12连板大港股份回复深交所关注函 股份继续冲高

回复交易所关注函后,大港股份继续冲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开,随后震荡走高,接近收盘时触及涨停,报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发布时间: 2022-08-12 09:56
资讯   2022-08-12

万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东 中泰证券拟受让11%基金股权

7月13日,中泰证券发布公告,拟受让齐河众鑫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齐河众鑫)所持有的万家基金11%的股权,交易双方共同确定本次交易的标的资

发布时间: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连续7日每天30亿元逆回购 对债市影响如何?

央行12日再次开展了3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 10%。这已是央行连续7日每天仅进行30亿元的逆回购缩量投放,创下去年1月以来的最低操作规

发布时间: 2022-07-13 09:38
资讯   2022-07-13

美元指数创近20年新高 黄金期货创出逾9个月新低

由于对美联储激进加息的担忧,美元指数11日大涨近1%创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响,欧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黄金期货创出逾9个月新低。美

发布时间: 2022-07-13 09:36
资讯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线下跌 纳斯达克跌幅创下记录以来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续回落。数据显示,道琼斯指数上半年下跌15 3%,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29 5%,标普500指数下跌20 6%。其中,纳斯达克连续

发布时间: 2022-07-04 09:51
推荐   2022-07-04

融资客热情回升 两市融资余额月内增加超344亿元

近期A股走强,沪指6月以来上涨4%,融资客热情明显回升。数据显示,截至6月16日,两市融资余额1 479万亿元,月内增加344 67亿元,最近一个半

发布时间: 2022-06-20 09:41
资讯   2022-06-20

4个交易日净买入超百亿元 北向资金持续流入A股市场

北向资金净流入态势延续。继6月15日净买入133 59亿元后,北向资金6月16日净买入44 52亿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资金累计净

发布时间: 2022-06-17 09:37
推荐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