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消息,今日,由31区和人民网联合举办的链·未来春季区块链技术闭门论坛在京举办,Bianews将在现场全程报道。今天大会特意就区块链技
3月27日消息,今日,由31区和人民网联合举办的“链·未来”春季区块链技术闭门论坛在京举办,Bianews将在现场全程报道。
今天大会特意就“区块链技术的能与不能”举办了圆桌论坛环节展开讨论,参与圆桌论坛环节由搜狐前高级副总裁方刚主持,参与论坛讨论的嘉宾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伍前红、极路由创始人王楚云、创大资本董事长许洪波、TrustNote创始人Jeff Zhou、北京泛融科技CEO谭宜勇。
创大资本董事长许洪波发表了观点,他认为区块链的现在相当于97、98年的互联网,而且其发展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包括是基础设施/产业应用时代的不确定性。
许洪波认为区块链的能与不能要考虑几个问题,包括安全、可信性以及什么东西适合上链等。谈到提供安全性,他指出交易所是区块链神学和哲学的耻辱,变成了非常中心化价值评估的瓶颈。
而就什么东西适合上上链,他认为90%上链解决的是伪问题。
北京泛融科技CEO谭宜勇则认为,区块链一定是跟金融结合,如果在座都没做过金融系统的不要玩区块链,只玩技术好了。监管是什么?就是金融监管,没做过金融系统的,连什么是监管不知道。
同时他称,区块链是金融+技术,如果说只懂一方面的话,也有可能会成为所谓的韭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伍前红谈到区块链技术监管的五个层次时表示,区块链监管不能泛泛说能监管和不能监管。
监管的第一个层次是了解,第二个层次是监视,第三个是发现,第四个是建议,第五个是重塑。只有形成这样一个闭环,我们才能说是一个监管。
目前的区块链或者数字货币,符合前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发现异常。第二个层次,发现证据。发现异常现在的很多能做到,第二个很多区块链或者现有的数字货币系统很难发现证据,可以发现异常,但是第二个层次很难做,介入就更难了。而对于最后一个层次重塑,因为不是系统开发者,没有发言权,就没有资格或者没有抓手去重塑它。
极路由创始人王楚云在圆桌环节表示如今区块链在to C的角度有非常好的时间点,将来落地节点是关键是核心,未来人工智能要实现必然是分布式的节点,或者是一个生命体,不愿意被一个人或者一个主体轻易地关掉。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区块链是未来下一代人类的生命体的延续或者另外一种硅晶体的发展一样。我们需要人工智能去造它的大脑或者它的载体,这才是发展的趋势。
王楚云表示极路由产品迭代向AI算力还有存储、共享去发展。目前正积极探讨神经网络运算的模型AI芯片,他相信,区块链未来10年会对生活造成非常大的改变。同时他表示,互联网也在分岔,包括区块链,他认为叫价值互联网或者价值传进互联网,这几个叉分开,根据主链,像互联网是相辅相成的,不是说能与不能,是一个并进的过程。
TrustNote创始人Jeff Zhou在探讨区块链的能与不能时表示,首先要讲清楚区块链技术的实质,它归根到底是记帐的信任工具,对它有清晰的认识才能知道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他认为,区块链当下能与不能与区块链技术演进的成熟度有关,如果今天还没有找到一个能支持高并发、高用户量公有链的底层,探讨未来两年三年甚至于五年十年才能落地的场景有点为时过早,甚至于有点过热或者过度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