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明星企业终止审查 “三类股东”仍是最大“拦路虎”

2018-08-30 08:44:01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新三板市场发展的首要目标是完善市场融资功能、提升投融资效能,这是监管层最新的表态。提升融资功能,或许是新三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新三板市场发展的首要目标是完善市场融资功能、提升投融资效能,这是监管层最新的表态。提升融资功能,或许是新三板市场留住优质企业唯一路径。但现实是,在追踪新三板典型企业的资本运作和投融资项目过程中,尽管路径不平坦,挂牌公司显然艳羡更高层次资本市场,股转系统亟待推出更有吸引力举措稳定军心,服务过万家中小微企业。(李新江)

导读

今年以来新三板企业IPO路途艰难,撤回材料和被否都成了常态。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新三板拟IPO企业共有30家企业完成上会,但仅有14家企业成功过会,通过率为46%,主动撤回申请材料的企业数量也在增多。

证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本月有5家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被终止审查,其中包括亿童文教(430223.OC)、安达科技(830809.OC)两家新三板挂牌企业,以及去年8月从新三板摘牌的新瀚新材。

值得一提的是,亿童文教(430223.OC)、安达科技(830809.OC)两家公司均在今年7月宣布主动撤回上市申请材料。从业绩表现来看,两家公司最近一年扣非净利润均突破亿元。

8月29日,亿童文教恢复转让。当日其股价收跌51.94%,报13.6元。

“两家公司撤材料的主要原因都是三类股东的情况太复杂,虽然此前有一些携带三类股东的企业上会并成功过会,但不是所有企业都能顺利过会,这两家三类股东问题很复杂,也很难层层穿透。所以三类股东问题仍然是部分新三板企业IPO的重要障碍,目前仍无法完全解决。”北京某中型券商新三板分析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明星企业终止审查

“公司暂时还没有下一步的计划。现在只能先复牌交易,之前因为三类股东问题一直上不了会,而且因为有异议股东也不能摘牌,所以公司目前也比较被动。下一步会根据股票交易情况和市场政策情况做规划。”8月29日,亿童文教董秘胡启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亿童文教于2017年1月开始上市辅导,去年6月向证监会报送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申请文件并获得受理。今年7月,亿童文教表示将调整上市计划,并向证监会申请撤回上市申请文件。

事实上,亿童文教一直是新三板的明星企业,早在2013年便在新三板挂牌,是一家定位于幼教行业的整体服务机构。2017年,亿童文教实现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扣非后净利润1.21亿元,同比增长4.22%。

刚刚披露的半年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亿童文教营业收入及净利润继续保持增长,实现营业收入3.13亿元,同比增长11.85%;实现净利润6216.53万元,同比增长7.21%。

业绩一直不错的亿童文教,在IPO上面临的最大问题即是“三类股东”。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亿童文教的股东户数有664户。其中“三类股东”通过做市交易进入,部分产品结构复杂,清理穿透存在一定难度。此前亿童文教也曾打算通过摘牌清理部分“三类股东”,但由于公司难以承受回购异议股东所持股份的成本,因此未能实现。

“之前过会的一些存在三类股东问题的企业,都是通过摘牌来处理三类股东问题,企业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相比来说他们的股东数量还是比我们少很多,所以我们的问题更复杂,解决的代价和难度更大。”胡启明表示,“所以我们决定先观察一段时间,因为有一些三类股东大部分是要到期的,还有部分是已经到期的,看能否通过市场先解决一部分。”

同样主动撤回材料的安达科技也曾头顶诸多光环,安达科技是一家新能源电池企业,也是红极一时的“扶贫概念股”。2017年,安达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0.76亿元,同比增长18.06%,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01亿元。

问题或依然存在“三类股东”处理之上。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安达科技股东户数高达962户。

目前,安达科技尚未复牌,而亿童文教复牌当日急跌的情况,似乎早已可以预见。

“二级市场复牌情况其实也在预料之中,近期撤材料后又复牌的案例亦是如此,跌幅都差不多,是正常的市场行为。去年公司停牌的时候新三板行情还可以,今年新三板行情确实跌了很多,再加上IPO终止审查的影响,所以有一个很大的跌幅。”胡启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拟IPO企业趋势生变?

事实上,今年以来新三板企业IPO路途艰难,撤回材料和被否都成了常态。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新三板拟IPO企业共有30家企业完成上会,但仅有14家企业成功过会,通过率为46%,主动撤回申请材料的企业数量也在增多。

“今年以来IPO排队企业主动撤材料已经成为了常态,其中最首要的原因是业绩达标性即市场所传言的窗口指导标准,其二是企业运营的规范性和财务的真实性,其三是经营的稳定性和成长性,其四是对硬闯会的惩罚性,市场传言如果上会被否之后对IPO再申报、借壳以及被并购都有严格限制,其五就是新三板拟IPO企业的三类股东穿透和清理。”南山资本创始合伙人周运南表示。

在他看来,“目前新三板IPO企业热情大为降温,很多企业对IPO的难度已经有了足够认识,少了冲动多了理性,更多的企业有了自知之明。在此条件下,很多优质的挂牌不再把A股IPO当作登陆更高资本市场舞台的唯一通道,选择了去海外IPO或者通过‘新三板+H股’,更多的则选择了被上市公司收购。”

以“三类股东”问题为例,企业处理起来依然存在难度。继而则会对其他有IPO意向的企业产生影响,对二级市场交易活跃度和定增方面产生影响,因此对整个市场的发展有着负面影响。

“证监会整个IPO排队企业数量都在不断下降,受理频率也在放缓,因此像前两年那种新三板企业IPO一拥而上的情况不会出现,再加上三类股东问题,财务状况稳定性较差的问题,企业财务数据真实性的问题等等,都是阻力因素。”联讯证券新三板研究院回应本报记者指出。

不过,对于符合资质的企业来说,选择A股上市仍然是不少企业心中的最佳选择。

“是否IPO还是取决于企业资质问题,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原因。但如果条件一旦成熟,企业还是会申报的,能在主板上市当然还是更好的选择。”胡启明表示,“就亿童文教来说,因为现在新三板确实还没有政策起色,继续留在新三板也不是最好选择,因为境外估值水平也不高,境外上市也不是最佳选择,所以目前最好的选择还是A股。”

“新IPO企业肯定是还会有的,市场总会涌现出满足IPO基本门槛的快速成长的新生力量,但原先那些企业实力较强的其实早就已经上市辅导或报会了,剩下的储备资源不多,所以就不会大量涌现了。”联讯证券新三板研究院表示。

关键词: 明星企业 拦路虎 股东

精选 导读

募资55亿港元万物云启动招股 预计9月29日登陆港交所主板

万科9月19日早间公告,万物云当日启动招股,预计发行价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预计9月29日登陆港交所主板。按发行1 167亿股计算,万

发布时间: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况曝光 隐形重仓股多为高端制造业

随着半年报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况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场基金总数为9794只,资产净值为269454 75亿元,同比上

发布时间: 2022-09-02 10:45
资讯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变卖房产 上市公司粉饰财报动作不断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变卖房产。四川长虹25日称,拟以1 66亿元的转让底价挂牌出售31套房产。今年以来,A股公司出售房产不断。根据记者不完全统

发布时间: 2022-08-26 09:44
资讯   2022-08-26

16天12连板大港股份回复深交所关注函 股份继续冲高

回复交易所关注函后,大港股份继续冲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开,随后震荡走高,接近收盘时触及涨停,报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发布时间: 2022-08-12 09:56
资讯   2022-08-12

万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东 中泰证券拟受让11%基金股权

7月13日,中泰证券发布公告,拟受让齐河众鑫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齐河众鑫)所持有的万家基金11%的股权,交易双方共同确定本次交易的标的资

发布时间: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连续7日每天30亿元逆回购 对债市影响如何?

央行12日再次开展了3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 10%。这已是央行连续7日每天仅进行30亿元的逆回购缩量投放,创下去年1月以来的最低操作规

发布时间: 2022-07-13 09:38
资讯   2022-07-13

美元指数创近20年新高 黄金期货创出逾9个月新低

由于对美联储激进加息的担忧,美元指数11日大涨近1%创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响,欧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黄金期货创出逾9个月新低。美

发布时间: 2022-07-13 09:36
资讯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线下跌 纳斯达克跌幅创下记录以来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续回落。数据显示,道琼斯指数上半年下跌15 3%,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29 5%,标普500指数下跌20 6%。其中,纳斯达克连续

发布时间: 2022-07-04 09:51
推荐   2022-07-04

融资客热情回升 两市融资余额月内增加超344亿元

近期A股走强,沪指6月以来上涨4%,融资客热情明显回升。数据显示,截至6月16日,两市融资余额1 479万亿元,月内增加344 67亿元,最近一个半

发布时间: 2022-06-20 09:41
资讯   2022-06-20

4个交易日净买入超百亿元 北向资金持续流入A股市场

北向资金净流入态势延续。继6月15日净买入133 59亿元后,北向资金6月16日净买入44 52亿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资金累计净

发布时间: 2022-06-17 09:37
推荐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