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期待的养老目标基金此前已正式获批。而在完成必要程序和准备工作后,首批养老目标基金已经陆续进入加速发售阶段。腾讯新闻《一线》了解
备受期待的养老目标基金此前已正式获批。而在完成必要程序和准备工作后,首批养老目标基金已经陆续进入加速发售阶段。
腾讯新闻《一线》了解到,华夏基金之后,9月10日零时,又有两家基金公司旗下的养老目标基金——中欧预见养老2035和泰达宏利泰和平衡养老目标两只基金在腾讯理财通正式首发,这也是养老基金在互联网平台上的首度试水。
而除了腾讯理财通等互联网销售平台,中欧预见养老2035、泰达宏利泰和养老都将在基金公司、银行等多个渠道铺开发售。
而对比之下,不久前,华夏基金旗下养老目标基金发行渠道则主要集中在华夏基金直销平台和子公司华夏财富。
腾讯新闻《一线》此前曾报道,8月6日,华夏、博时、富国、南方、广发、中欧、易方达、鹏华、银华、工银瑞信、泰达红利等14家公募基金的养老目标基金获批。
据悉,这次获批的14只养老目标基金,按投资策略来分,主要分为两大类,即目标风险策略和目标日期策略。前者重点关注的是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后者则重点关注投资者的年龄段。
目标风险策略基金,即这只基金在设立之初就明确其风险目标是什么,在之后的时间里一直保持不变。据悉,首批获批的14只养老目标基金中,有6只基金采用目标风险策略。其中,5只为稳健策略,1只为平衡策略。
目标日期策略基金,即以投资者退休日期为目标,会随着所设定目标日期的临近,逐步降低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投资风格将逐渐趋于保守。
例如,中欧预见养老2035三年持有(FOF)就是目标日期基金,是一种权益资产比例动态调整的产品,名称中都有一个确定的年份。“2035”指的是这只基金主要针对2035年左右退休的人群。
根据该基金公开的资料显示,该基金为每笔基金份额封闭期3年的FOF产品,其80%以上基金资产投资其他公募基金,也包含QDII基金。随着退休日期的临近,该基金的权益类仓位也将逐步降低。
比如年轻时,权益类投资占比50%左右(上下浮动10%),投资风格偏激进,中年到退休前则逐渐趋于稳健,将权益投资占比从50%逐步下降到15%左右(上下浮动10%),退休后则偏保守,权益投资占比进一步降低。
而泰达宏利泰和平衡养老目标三年FOF则是一只典型的目标风险型基金,目标风险基金的股债比例基本是恒定的,“平衡”代表这款产品长期固定在中等风险水平。据招募说明书显示,泰达宏利泰和FOF投资于权益类和非权益类资产的战略配置比例各为50%,是首批以目标风险为投资策略的养老目标FOF中,风险资产配置比例最高的产品。
在这两只养老目标基金之前,此前8月底,华夏基金曾公告,华夏养老目标日期2040三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已获中国证监会2018年8月3日证监许可,本基金自2018年8月28日至2018年9月17日通过基金份额发售机构公开发售。本基金的募集期限不超过3个月,自基金份额开始发售之日起计算。
作为培育养老目标基金用户的重要渠道,互联网销售渠道已成为基金公司抢滩的必争之地。而另一方面,互联网渠道也正在加大这一领域布局。
据悉,腾讯理财通将推出养老理财专区,除了中欧、泰达宏利,其余12只获批的养老基金产品也将第一时间在腾讯理财通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