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宏观 >

2017年各地经济数据:广东总量持续第一,山西名义增速第一

2018-02-28 14:26:00 来源: 今日头条

2017年各地经济走势如何?根据各地统计数据,从经济总量上看,广东位居全国第一,2017年经济总量89879 23亿元,按目前速度,2018年广东经济

2017年各地经济走势如何?

根据各地统计数据,从经济总量上看,广东位居全国第一,2017年经济总量89879.23亿元,按目前速度,2018年广东经济总量有望达到10万亿元。

从经济实际增速看,贵州为全国第一,增速为10.2%。但是如果从名义经济总量增速来看,2017年最高的是山西,达到了15.82%。

2017年名义经济增速排名靠前的地方,包括山西、贵州、陕西、新疆、安徽,均是煤炭资源丰富的地方。考虑到2017年工业品价格上升比较快,名义GDP(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在全国靠前的很多地方,显然受益于资产价格提升。

但是去掉价格因素,很多名义经济增速快的地方实际增速并不是很高。比如,山西2017年实际增速仅仅为7%,名义和实际经济增速相差8.8个百分点。2018年全国资产价格是否继续快速攀升,仍待观察。2018年一些资源大省名义GDP增速是否还是很高,也需要观望。

广东总量持续第一,GDP新增1万多亿

数据显示,2017年广东经济总量为89879.23亿元,持续位居全国第一。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湖北分别位居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

与2016年相比,2017年地方经济总量前十名的排名没有发生变化。2015年,四川超过了河北、辽宁,位居全国经济总量第六。2016年湖北经济总量超过了河北,位居全国第七。

2017年也有一些省市自治区名次发生了变化,其中重庆2017年经济总量达到了19500.27亿元,超过天津18595.38亿元,位居全国第十八位。云南的经济总量为第二十位,达到16531.34亿元,超过了黑龙江和内蒙古。

2017年经济排行:广东总量第一,贵州增速第一

各地差距拉大,新增GDP最高差1.2万亿

各地经济总量出现一个巨大变化,经济大省之间,以及经济大省和经济小省之间的差距拉大。

2013年广东经济总量与江苏、山东、浙江、河南的差距分别是3000亿元、7400亿元、24600亿元、30000亿元左右,2017年这一差距分别扩大到4000亿、17200亿元、38000亿元、45000亿元左右。

近期,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指出,山东与标兵的差距越来越大。山东与广东的经济总量差距由2008年的5860亿元扩大到2017年1.72万亿元,与江苏的差距由50亿元扩大到1.32万亿元。

各省间经济总量差距拉大,并不限于山东与江苏、广东之间。 浙江经济最近几年发展加快,但是仍与广东的差距拉大,4年的时间多拉出13000多亿元的差距,广东与河南也多拉出15000亿元左右的差距。这也表明,广东经济总量不只是持续为全国第一,而是与其他省市之间的差距快速拉大。

如果测算经济大省与经济小省或者中等省份的差距,也是进一步拉大。

广东、江苏2017年相比2016年,新增名义GDP在1万亿元左右,但是山东、浙江只增加了5000多亿元,河南、四川、湖北分别只增加了4000多亿元,湖南、福建、北京只增加了3000多亿元。8个地方只增加了一千亿元以下,内蒙古甚至减少了2000多亿元。

这也表明,区域之间经济总量差距在拉大。仅仅2017年一年时间,各省之间新增经济总量差距最大的有1.2万多亿元,比如广东和内蒙古之间,至于出现几千亿元差距的情况。

如果2018年广东、江苏经济增速目标为7%,考虑到物价目标一般在3%左右,这样名义GDP增速可能在10%左右,按此看广东和江苏2018年新增GDP将在1万亿元左右,广东经济总量将冲刺10万亿元。

2017年经济排行:广东总量第一,贵州增速第一

贵州增速首次第一 ,多地黑马雄风不再

2017年贵州经济增速为10.2%,为最近几十年来首次独自增速第一。此前在2013年贵州与天津经济增速同时为12.5%,为并列第一。

中国经济增速的黑马过去多年出现过变化,其中2002年到2009年经济增速最高的是内蒙古,增速在20%左右上下的年份多,在2005年经济增速甚至达到了23.8%。2010年到2013年经济增速最高的是天津,增速在两位数,2013年增速达到了12.5%。但是在2014年到2016年经济增速最快的是重庆,每年在10%以上。

2017年重庆、天津的经济增速分别为9.3%、3.6%,贵州2017年经济增速为10.2%,为全国第一,是全国唯一的10%以上增速的省份(西藏为10%)。

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变化,这背后有深刻的背景。其中2002年到2009年,是中国重化工业重新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内蒙古借助煤炭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发展煤电重化工业,持续实现经济增速第一。倒了2010年2013年,天津借助发展滨海新区,通过化工等行业快速发展,实现了经济增速第一。再后来是重庆通过向西部开放,通过承接沿海加工工业转移的轻工业发展,实现了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但是最近几年,在全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贵州通过发展大数据和旅游业,实现了无中生有的经济发展新优势。

2017年经济排行:广东总量第一,贵州增速第一

山西名义增速第一 ,与实际增速差距大

贵州是2017年实际经济增速最快的地区,如果从名义增速来看的话,最快的地区是山西。名义增速快的还有贵州、陕西、安徽、新疆等地,这些地区大多为资源丰富的地区。2017年的资源能源价格上升,是这些省份名义经济收益最大的主要原因。

有些地方资源能源丰富,比如黑龙江、内蒙古等地,但是黑龙江的石油在持续减产,内蒙古则是因为有统计数据挤水分,导致实际名义增速不高。

资源大省名义经济增速和实际增速差距比较大,比如山西的差距高达8个百分点,陕西和河北也有6个百分点以上。2018年能源资源价格涨幅存在不确定性,名义增速可能难以达到像2017年的涨幅。

2018年经济增速目标下调的省市自治区比较多,由于各地更加强调更有质量的增长,更加强调创新,防范金融风险、打好污染防治和扶贫攻坚战,预计2018年各地经济会出现新的气象。在新的高质量增长的大旗下,各地仍会出现百舸争流,前浪推后浪的新局面,但是退潮之后,谁在裸泳将见分晓。

2018年是否有新的黑马,我们拭目以待。

关键词: 山西 增速 名义

精选 导读

募资55亿港元万物云启动招股 预计9月29日登陆港交所主板

万科9月19日早间公告,万物云当日启动招股,预计发行价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预计9月29日登陆港交所主板。按发行1 167亿股计算,万

发布时间: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况曝光 隐形重仓股多为高端制造业

随着半年报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况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场基金总数为9794只,资产净值为269454 75亿元,同比上

发布时间: 2022-09-02 10:45
资讯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变卖房产 上市公司粉饰财报动作不断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变卖房产。四川长虹25日称,拟以1 66亿元的转让底价挂牌出售31套房产。今年以来,A股公司出售房产不断。根据记者不完全统

发布时间: 2022-08-26 09:44
资讯   2022-08-26

16天12连板大港股份回复深交所关注函 股份继续冲高

回复交易所关注函后,大港股份继续冲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开,随后震荡走高,接近收盘时触及涨停,报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发布时间: 2022-08-12 09:56
资讯   2022-08-12

万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东 中泰证券拟受让11%基金股权

7月13日,中泰证券发布公告,拟受让齐河众鑫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齐河众鑫)所持有的万家基金11%的股权,交易双方共同确定本次交易的标的资

发布时间: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连续7日每天30亿元逆回购 对债市影响如何?

央行12日再次开展了3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 10%。这已是央行连续7日每天仅进行30亿元的逆回购缩量投放,创下去年1月以来的最低操作规

发布时间: 2022-07-13 09:38
资讯   2022-07-13

美元指数创近20年新高 黄金期货创出逾9个月新低

由于对美联储激进加息的担忧,美元指数11日大涨近1%创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响,欧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黄金期货创出逾9个月新低。美

发布时间: 2022-07-13 09:36
资讯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线下跌 纳斯达克跌幅创下记录以来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续回落。数据显示,道琼斯指数上半年下跌15 3%,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29 5%,标普500指数下跌20 6%。其中,纳斯达克连续

发布时间: 2022-07-04 09:51
推荐   2022-07-04

融资客热情回升 两市融资余额月内增加超344亿元

近期A股走强,沪指6月以来上涨4%,融资客热情明显回升。数据显示,截至6月16日,两市融资余额1 479万亿元,月内增加344 67亿元,最近一个半

发布时间: 2022-06-20 09:41
资讯   2022-06-20

4个交易日净买入超百亿元 北向资金持续流入A股市场

北向资金净流入态势延续。继6月15日净买入133 59亿元后,北向资金6月16日净买入44 52亿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资金累计净

发布时间: 2022-06-17 09:37
推荐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