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宏观 >

滴滴和美团国内“厮杀”热火朝天 国外“滴滴”和“美团”也是火花四起

2018-04-18 14:34:23 来源: 亿邦动力网

这几周要说什么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热点的话,无疑是美团滴滴的外卖出行之争。而不远处的东南亚市场(也是墨腾所深耕的市场),引爆业界话题的

这几周要说什么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热点的话,无疑是美团滴滴的外卖出行之争。而不远处的东南亚市场(也是墨腾所深耕的市场),引爆业界话题的就是本土网约车公司Grab收购Uber东南亚业务的消息了,以网约摩的起家的印尼打车和O2O本土巨头Go-Jek也蹭了一波热点,宣告将进军新加坡等其他的东南亚市场,有意无意地预示了下一轮的东南亚出行大战。

其实两个出行市场的局面有些类似,几乎垄断市场的滴滴收购了Uber中国业务之后,时隔两年,又迎来新的挑战者美团,私家车打车市场份额高达约70% 的Grab收购了Uber东南亚业务之后,也即将面对仅剩的对手Go-Jek,一决高下。

这四个小巨头们也有着类似的业务延伸方向。滴滴和Grab都从出行领域横向发展到外卖业务,拓宽业务形态。美团和Go-Jek则在某种程度上非常类似,都致力于打造一个集合出行与生活服务于一体的平台。

可谓出行和O2O的战场都是相似的,但不同的玩家各有各的打算。

在中国市场,很多分析已谈到,美团推出网约车业务,收购摩拜,主要目的是用出行打通生活服务平台的链条,串联吃喝玩乐的场景,交叉销售,并扩大营收来源,提升估值。滴滴则是以攻为守,也将其核心能力应用在同是以运力调配为主的外卖业务上。墨腾在这不多做赘述,我们主要谈谈墨腾最擅长和了解的东南亚市场。

Grab:只是网约车?不,我们还要做金融和支付

同样都是网约车平台,Grab在业务拓展这事儿上,比滴滴想得更早也更多。Grab早在2016年 2月便在印尼推出了Grab Food外卖业务,此次收购Uber之后,Uber Eats也会助推Grab在外卖市场的版图扩张。不过外卖业务的目的不只是横向发展,交叉推广,扩大营收这么简单,而更多是为了助推另一个业务的发展:GrabPay移动支付。

GrabPay于 2017年在Grab App里推出,作为网约车司机和乘客的收支工具,这标志着Grab迈向支付和金融领域的第一步(值得一提的是,Grab当初能够扩展共享乘车业务,一定程度上也因考虑到东南亚大多数人习惯现金支付,提供了现金付款选项,因此拿下了Uber吃不到的市场)。

在群雄逐鹿的东南亚支付市场,作为高频需求,出行业务是很好的支付场景,但这远远不够。因为对司机来说,他们收到了钱就会把它从GrabPay提取出来,而不是留在GrabPay里,所以单凭网约车场景,GrabPay系统内的现金留存率和流通率其实较低。

而外卖业务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解决思路。无论是乘客还是司机,在使用GrabPay收付打的费的同时,他们也能用GrabPay支付外卖花销,GrabPay后期也开通了P2P转账,并向第三方商家开放了移动支付服务。

这样一来,用户不仅是在需要支付车费时才往GrabPay里充值,司机也不是在收到车费后就立马提现。相反,坐拥260万司机,每天产生400万打车人次的Grab,正通过外卖 + 打车 + 支付等多重场景串联的方式,提高GrabPay使用频率,形成用户粘性,让钱留在系统里。支付系统内的交易次数增多,还能有效稀释GrabPay的高额成本,同时加大流量变现的效率。

但故事不止于移动支付。2017年底,Grab也宣布成立金融科技平台Grab Financial,集合公司的付款、奖励计划、金融服务和代理服务于一个平台,进一步突破原有业务,扩大它在东南亚的金融版图。

所谓是「不想做外卖的金融科技公司不是一个好网约车平台」,不过野心更大的还另有一位:Go-Jek。

Go-Jek: 我们的口号是「一个应用,满足你的所有需求」

Go-Jek其实挺特殊,在东南亚网约汽车市场白热化的时候,它却抓住印尼对 “三蹦子摩的” 出行的大量需求,另辟蹊径,以“网约摩的”在印尼起家。在Rocket Internet的基因背景下,经过几年的野蛮生长,Go-Jek的服务已全面开花。

打开Go-Jek应用,初看之下感觉它的业务包罗万象,又有些杂乱无章,涵盖摩的、外卖、支付、超市送货、按摩、家政清洁等等。但仔细理理,却发现Go-Jek非常有规划,根据自己在供需匹配、路线调配、运力调度和运输物流上的能力强项,系统化地进行服务延伸,从而形成庞大的三个业务版图,正致力于达成最终野心:「One app for all your needs」, 一个集出行运送 + 按需服务 + 移动支付的超级平台。

墨腾梳理了Go-Jek的三大业务版图、四大参与方、四大核心能力,和墨腾一起来拆分Go-Jek,看看它的在业务版图上的野心(见下图):

Go-Jek正依靠核心的匹配算法和运营能力,做横向的业务拓展。其中需特别指出的是,出行运送里,除Go-Car以外,其余业务使用的都是摩的;而按需服务里按摩美发、汽车维修等上门服务,主打的卖点则是随时随地的上门服务;Go-Pay则充分利用了上述的两大场景类别的依托,打造支付业务。据美通社对Go-Jek的采访报道,50%Go-Jek的用户使用过Go-Pay, 其支付系统在印尼迅猛发展,而墨腾从知情人士得知:“Go-Jek整体业务目前已有稳定现金流收入”。

其实这么一看,Go-Jek实际上想做印尼的「滴滴+美团+支付宝」,而且它打算着拓宽到东南亚的其他市场,和Grab正面竞争。业务布局和地理版图的双重扩张,鱼和熊掌都想兼得。

Go-Jek野心勃勃,可见一斑。但是否印尼市场就Go-Jek一家独大了呢?并不尽然。庞大的野心背后,其实是还未成定局的市场,希望无穷则野心滋长。

市场希望无穷,玩家野心滋长

市场还在蓬勃生长,需求仍在大幅升高。就打车业务本身而言,东南亚的私家车渗透率远低于中国和美国(分别为70辆、103辆、564辆每千人)。不高的私家车拥有率,滋生了庞大的打车需求。据谷歌和淡马锡在今年1月的互联网经济的报告,东南亚网约车的日均人次从2015年 130万次上升到2017年的600万次,而且该市场预计将从2017年的51亿跃升至在2025年的201亿美元。

而在Grab和 Go-Jek极力拓展的移动支付、外卖和闪送业务上,根据报告给给出的谷歌搜索数据,东南亚用户对这三者的关注度显著上升,在2017年的搜索次数分别是2015年的161倍、22倍和10倍。很可能未来Grab和 Go-Jek的业务扩张速度赶不上需求发展的速度,市场还远远没有饱和。

而且在无论是在中国还是东南亚市场,收购并垄断市场都不是最后的结局,资本不是唯一的竞争力。在滴滴一家独大的中国,美团仍然可以进入市场,并短时间内在上海抢占30%的市场份额,何况出行运送、按需服务、移动支付平台都未成定局的东南亚。

市场还没有成定局,故事还在继续。

进军东南亚市场?中国玩家移植业务的优势

而实际上,中国投资者和玩家想要在东南亚市场分一杯羹,具有天然的优势。

援引美团的副总裁陈少晖的观点,像美团O2O的商业模式,在海外适合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以及在中等收入人群迅速崛起的情况上发展。

而东南亚市场和这一条件相当吻合:就人口而言,东南亚的人口拥有基数大、增长快、年轻化三大特点,6.5亿人口,而且70% 以上都是年轻人。这样一个以年轻人为主的市场,相对会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在中等收入人群上,以印尼为例,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预测,在2020年,印尼的泛中产阶级将会增长到1亿6千8百万,占比高达总人口的62%。

而且东南亚市场本身也有其独有的优势和特点。不同于红海一片,巨头和新秀都开始通过收购合并,抱团取暖的中国市场,东南亚的情况更像是前几年的中国,用户量仍在高速增长,跑马圈地的机会仍然很多。

但是和中国不一样的是,东南亚从来就不是一个单一市场,各国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文化特征都存在着一定差异,无法清晰认识到这一点也是很多跨国公司折戟的原因。而本土公司在挖掘机遇上更有优势,抓住印尼出租车管控严密,摩的盛行特点的Go-Jek,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如果中国的创业和投资者们要进入这个市场,必须要对当地情况有充分的把握和实际的考察。在东南亚深耕多年,分别对印尼、菲律宾、越南等市场做过深入分析,长期奔走于各个国家实地考察的墨腾,对这一点深有体会,也积累了不少的相关资源,感兴趣的投资人也可进一步联系墨腾。

后话:创新科技和能力的缺口

虽说市场仍希望无穷,但除了巨头外,还没有突出的挑战者。去年墨腾至少参加了20多场创投公司或者孵化器的演示日活动,大多数都没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墨腾认为目前大多数企业所采用的整个创新模式是有问题的,尤其是找一些没有任何初创企业或者创新经验的顾问来做咨询。墨腾创投也正在寻找并期待着更多的玩家,能够在今年进行一些不同的,更实在,更大胆的尝试。想要了解更多的朋友,也可与墨腾做进一步探讨。

总之,巨头的野望,实则反映一切都还未成定局的出行和O2O市场,无论是中国还是东南亚,故事都还在继续。

关键词: 火花 滴滴 美团

精选 导读

募资55亿港元万物云启动招股 预计9月29日登陆港交所主板

万科9月19日早间公告,万物云当日启动招股,预计发行价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预计9月29日登陆港交所主板。按发行1 167亿股计算,万

发布时间: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况曝光 隐形重仓股多为高端制造业

随着半年报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况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场基金总数为9794只,资产净值为269454 75亿元,同比上

发布时间: 2022-09-02 10:45
资讯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变卖房产 上市公司粉饰财报动作不断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变卖房产。四川长虹25日称,拟以1 66亿元的转让底价挂牌出售31套房产。今年以来,A股公司出售房产不断。根据记者不完全统

发布时间: 2022-08-26 09:44
资讯   2022-08-26

16天12连板大港股份回复深交所关注函 股份继续冲高

回复交易所关注函后,大港股份继续冲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开,随后震荡走高,接近收盘时触及涨停,报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发布时间: 2022-08-12 09:56
资讯   2022-08-12

万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东 中泰证券拟受让11%基金股权

7月13日,中泰证券发布公告,拟受让齐河众鑫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齐河众鑫)所持有的万家基金11%的股权,交易双方共同确定本次交易的标的资

发布时间: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连续7日每天30亿元逆回购 对债市影响如何?

央行12日再次开展了3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 10%。这已是央行连续7日每天仅进行30亿元的逆回购缩量投放,创下去年1月以来的最低操作规

发布时间: 2022-07-13 09:38
资讯   2022-07-13

美元指数创近20年新高 黄金期货创出逾9个月新低

由于对美联储激进加息的担忧,美元指数11日大涨近1%创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响,欧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黄金期货创出逾9个月新低。美

发布时间: 2022-07-13 09:36
资讯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线下跌 纳斯达克跌幅创下记录以来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续回落。数据显示,道琼斯指数上半年下跌15 3%,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29 5%,标普500指数下跌20 6%。其中,纳斯达克连续

发布时间: 2022-07-04 09:51
推荐   2022-07-04

融资客热情回升 两市融资余额月内增加超344亿元

近期A股走强,沪指6月以来上涨4%,融资客热情明显回升。数据显示,截至6月16日,两市融资余额1 479万亿元,月内增加344 67亿元,最近一个半

发布时间: 2022-06-20 09:41
资讯   2022-06-20

4个交易日净买入超百亿元 北向资金持续流入A股市场

北向资金净流入态势延续。继6月15日净买入133 59亿元后,北向资金6月16日净买入44 52亿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资金累计净

发布时间: 2022-06-17 09:37
推荐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