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宏观 >

广东省三大经济特区成功实现“大跨步发展”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0.7%

2020-10-13 08:50:37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从1980年的16 1亿元,到2019年的33057 06亿元,广东省三大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和汕头,在40年的时间里,成功实现大跨步发展。三大经济特区的

从1980年的16.1亿元,到2019年的33057.06亿元,广东省三大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和汕头,在40年的时间里,成功实现“大跨步发展”。

三大经济特区的经济占比,在广东省内也不断提升。1980年,三大经济特区GDP占广东省的比重仅为6.4%。到2019年,三大经济特区GDP占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0.7%。

此外,从人均GDP、外贸、科创和基建上看,深圳、珠海和汕头作为经济特区,过去40年发展也很迅速。

“广东三大经济特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多方面原因促成的。”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一方面是中央政策支持,另一方面有地理优势,比如深圳靠近香港。此外,还有两个因素是产业结构和人口年轻化,在这上面深圳的优势明显。作为一个年轻的城市,深圳近年来通过发展金融和高科技信息产业,使经济快速增长。 ”

16.1亿到3.3万亿如果重新回顾40年前,也就是1980年的数据,广东三大经济特区取得了何种成就?

一个最为直观的数据就是,总体GDP增长超过2000倍。1980年,三大经济特区的GDP总和仅为16.1亿元,这一数字到2019年上升到超过3.3万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三大经济特区1981-2019年年均增长17.3%,高于广东省平均水平5.0个百分点。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深圳。1980年深圳GDP仅为2.7亿元,然而这一数字到2019年达到26927.09亿元,40年增长到原来的近1万倍。

而如果考察广东三大经济特区的人均GDP,更是从低于全省的水平起步的。

1980年,经济特区人均GDP为443元, 只有广东省平均水平的92%,2019年达15.86万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7倍。

如果从人均GDP的涨幅来看,深圳和珠海的人均GDP均表现突出,其中深圳从1980年的835元上涨到2019年的203489元,珠海的人均GDP从1980年的720元上涨到2019年的175533元,涨幅均超过242倍。此外,汕头人均GDP在1980年为366元,2019年达到47669元,涨幅也超过129倍。

在辉煌的背后,是广东省三大经济特区持续的爬坡过坎。

中山大学教授林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深圳经济特区40年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1986年之前为加工贸易推动经济发展的阶段;1986-1997年属于工业化提速的阶段;1998-2008年属于高科技产业崛起与快速发展的阶段;2009年至今,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现代服务业提升质量和开放度阶段。

在这背后,创新精神成为广东经济特区发展的“助推剂”。

林江表示,深圳特区40年的发展动力,来自于深圳成功打造了一个创新型生态系统城,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城市。腾讯、华为、大疆、比亚迪四家企业代表不同的产业,但它们通过强大的研发能力强调创新的重要性。

“在引导深圳从一个低端技术工业区过渡到全球创新中心的过程中,深圳市政府采取大量措施发展创意产业,从而可以在加工制造业向外转移的背景下,深圳能够通过发展包括风险投资在内的科技金融而集聚全国乃至全球的创新资源和人才资源,成为特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他说。

过去40年,珠海和汕头发展较快,这背后也离不开创新的动力。

林江指出,珠海能够把握珠澳合作发展的机遇,发挥珠江西岸唯一的经济特区的优势,在引进格力电器等企业项目上,引进国内著名高校资源上都有长足的发展。汕头特区近年来致力于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通过与以色列理工学院的合作,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在汕头更好地落户。

创新激发了广东三大经济特区的产业持续转型升级,也带动工业和服务业占比持续上升。1980年,经济特区三次产业占比为27.5∶32.4∶40.1,到2019年,三次产业占比转变为0.6∶40.3∶59.1。

在这背后,深圳工业所占比重较大提升,服务业比重稳步提升,三次产业结构由1980年的28.9:26.0:45.1调整为2019年的0.1:39.0:60.9。其中,2019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深圳GDP的比重达到了34.3%。

外贸与基建拉动经济作为对外的窗口,广东三大经济特区的发展,离不开外贸的支持。

总体来看,广东三大经济特区出口由1980年的2.75亿美元增加到2019年的2729.38亿美元,增幅近1000倍。

同时,三大经济特区各有优势和侧重。首先,深圳毗邻香港,在发展的最初阶段,具备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出口优势。珠海靠近澳门,也拥有对外贸易的便利性。汕头则拥有众多的华侨,可以吸引外资进入。在1980年到1992年,经济特区出口年均增长高达38.4%。

此外,三大经济特区一方面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另一方面也积极吸引外资。具体来看,2019年,广东经济特区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7090个,是1980年的127倍;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03.34亿美元,是1980年的356倍。

林江指出,经济特区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实施出口导向的外向型发展战略,招商引资可以通过特区的特殊政策,享受税收优惠、土地租金优惠以及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属于要素驱动的发展模式。毋庸讳言,外贸对于经济特区的发展是决定性的,在过去40年之中的大部分时间一直发挥着牵引作用。

促进特区经济发展的另外一个关键,则是基础设施建设,这是三大经济特区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条件的基石。

数据显示,2019年,经济特区基础设施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26.7%,比 2012年提高21.8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截至2019年底,深圳年末公路通车里程735.7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26.46公里;深圳港拥有15个20万吨级靠泊能力的集装箱泊位,深圳宝安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达到128万吨。

2019年,珠海公路通车里程1463.4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67.98公里,尤其是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珠海成为全国唯一与港澳路桥相连的城市。汕头公路通车里程3920.7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32.20公里;汕头港集装箱吞吐量 135.04万TEU(国际标准箱单位),进入世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百强行列。

伴随着广东省三大经济特区宏观经济蓬勃发展的,还有当地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

具体来看,2019年,深圳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522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6倍。珠海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495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3倍。汕头的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在快速增长,2019年达到26613元, 比 2014年增加9347元。

特区新机遇在过去40年间,广东省三大经济特区的发展势头良好,已经形成了庞大的经济体。未来,如果希望持续发展,需要三大经济特区有力度的开放,更好地发挥科创的作用,需要加强内外“双循环”。

以深圳为例,在今年8月底的一场主题演讲中,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深圳市原副市长唐杰表示,深圳前四个阶段都是工业化阶段,但是现在深圳逐步走到了另一个发展阶段——后工业化时代。后工业化时代靠什么发展?他认为这就是一个科学引领的发展过程。

“后工业化时代不是虚拟经济时代,而是科学引领大规模制造的时代,这样一个过程在全球正在展开。我们现在面对的大数据、基因、生命科学、5G等新产业,在这个过程中,深圳需要考虑如何把光明科学城、深圳湾实验室等转化成有效的创新的动力,提升深圳整体的科技产业。”他表示。

数据显示,2018年,三大经济特区R&D经费投入1277.34 亿元,比2013年增长近一倍,占广东省R&D经费投入比重 47.2%。其中,深圳R&D经费投入在全国大中城市排名第三。

仅仅是科技发展并不够。林江指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这要求深圳不拘泥于单一的科技创新政策,而是着眼于综合改革试验,为实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为抓手的发展战略而进行先行先试。

胡刚也指出,上述《实施方案》提到要推动更高水平深港合作,深圳与香港的GDP加起来达5万亿元,加之两个城市各有优势,比如深圳的创新产业和香港的金融行业,这意味着未来深港的高水平合作,将为深圳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珠海和汕头也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林江认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的逐步落实,珠海作为珠江西岸的枢纽城市,城际轨道交通和高栏港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发展空间正不断拓展。而随着我国越来越重视海洋经济,汕头也迎来汕潮揭都市圈的发展新机遇。(编辑:李博)

关键词:

精选 导读

募资55亿港元万物云启动招股 预计9月29日登陆港交所主板

万科9月19日早间公告,万物云当日启动招股,预计发行价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预计9月29日登陆港交所主板。按发行1 167亿股计算,万

发布时间: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况曝光 隐形重仓股多为高端制造业

随着半年报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况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场基金总数为9794只,资产净值为269454 75亿元,同比上

发布时间: 2022-09-02 10:45
资讯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变卖房产 上市公司粉饰财报动作不断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变卖房产。四川长虹25日称,拟以1 66亿元的转让底价挂牌出售31套房产。今年以来,A股公司出售房产不断。根据记者不完全统

发布时间: 2022-08-26 09:44
资讯   2022-08-26

16天12连板大港股份回复深交所关注函 股份继续冲高

回复交易所关注函后,大港股份继续冲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开,随后震荡走高,接近收盘时触及涨停,报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发布时间: 2022-08-12 09:56
资讯   2022-08-12

万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东 中泰证券拟受让11%基金股权

7月13日,中泰证券发布公告,拟受让齐河众鑫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齐河众鑫)所持有的万家基金11%的股权,交易双方共同确定本次交易的标的资

发布时间: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连续7日每天30亿元逆回购 对债市影响如何?

央行12日再次开展了3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 10%。这已是央行连续7日每天仅进行30亿元的逆回购缩量投放,创下去年1月以来的最低操作规

发布时间: 2022-07-13 09:38
资讯   2022-07-13

美元指数创近20年新高 黄金期货创出逾9个月新低

由于对美联储激进加息的担忧,美元指数11日大涨近1%创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响,欧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黄金期货创出逾9个月新低。美

发布时间: 2022-07-13 09:36
资讯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线下跌 纳斯达克跌幅创下记录以来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续回落。数据显示,道琼斯指数上半年下跌15 3%,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29 5%,标普500指数下跌20 6%。其中,纳斯达克连续

发布时间: 2022-07-04 09:51
推荐   2022-07-04

融资客热情回升 两市融资余额月内增加超344亿元

近期A股走强,沪指6月以来上涨4%,融资客热情明显回升。数据显示,截至6月16日,两市融资余额1 479万亿元,月内增加344 67亿元,最近一个半

发布时间: 2022-06-20 09:41
资讯   2022-06-20

4个交易日净买入超百亿元 北向资金持续流入A股市场

北向资金净流入态势延续。继6月15日净买入133 59亿元后,北向资金6月16日净买入44 52亿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资金累计净

发布时间: 2022-06-17 09:37
推荐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