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学院 >

中国制造业处转型关键期 核心技术攻关成重点任务

2018-07-25 09:07:39 来源: 第一次财经日报

我国基础研究的短板依旧明显,企业研发支出占全社会研发支出的比例已接近80%,但主要用于应用技术研发。今年上半年,我国工业生产质量效益

我国基础研究的短板依旧明显,企业研发支出占全社会研发支出的比例已接近80%,但主要用于应用技术研发。

今年上半年,我国工业生产质量效益稳步提高,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稳的基础牢固,进的动能集聚。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4%。

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黄利斌24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半年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增多。但当前我国制造业还处在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受制于人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还有一些中长期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矛盾与短期经济运行中一些困难和问题相互交织,工业经济持续向好基础还要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工信部部长苗圩近日在《求是》撰文时指出,我国制造业要真正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必须扭住核心技术攻关这个“牛鼻子”,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强弱项、填空白,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增速较一季度放缓0.1个百分点,较去年全年加快0.1个百分点,生产增速处于合理区间。

行业增长面扩大,上半年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8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增长面达到92.7%。其中,汽车、烟草、医药、专用设备、计算机、电力等行业增速较快,同比增速都超过10%。

随着化解淘汰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等工作的深入推进,切实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供给结构明显改善,产能利用率回升。上半年,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7%,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工业生产结构优化,新动能增长较快。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哲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上半年工业结构持续优化,制造业中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也维持高增长,新供给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显著。

数据显示,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4.9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同比增长9.2%,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比增长8.7%。

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较高附加值的工业产品产量快速增长。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智能电视机、工业机器人、锂离子电池、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等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分别同比增长88.1%、16.9%、23.9%、10.7%、15.0%和8.6%。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也取得新进展。大飞机、核高基、宽带移动通信、高档数控机床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持续推进,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有序展开,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启动实施,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项目加快落实,新动能加快成长,工业供给质量和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数据显示,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3.1%,快于全部制造业投资6.3个百分点;完成工业增加值增长11.6%,快于整体工业4.9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等产品产量增势较好。

谈及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工业生产的影响,黄利斌表示,从上半年的数据和到地方调研的情况来看,对我国工业的影响还没有显现出来。我国经济已由过度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内需支撑,外贸依存度在不断降低,有足够的市场空间和政策空间以及制度优势来应对世界经济不确定性的冲击。

加强核心技术攻关

目前,我国制造业已经覆盖了国际标准行业中制造业大类所涉及的24个行业组、71个行业和137个子行业,成为全球制造业体系最为完整的国家。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比重超过1/4。

但和制造强国相比,我国仍存在差距,制造业发展仍有一些长期性、结构性问题亟待解决,尤须加速转型升级,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今年4月2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将“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列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世界主要国家之间的竞争,根本上说是科技的竞争。近期中美摩擦,使得我们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一些问题进一步暴露出来,其中较为突出的一点就是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原始创新,降低对外依赖度。

吴琦表示,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势、摆脱受制于人局面的根本途径。有利于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也有利于促进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要求。

目前,我国基础研究的短板依旧明显,企业研发支出占全社会研发支出的比例已接近80%,但主要用于应用技术研发。过去十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企业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仅占企业研发投入的0.1%,占全国基础研究总投入的1.5%,而美国、日本、欧盟企业的基础研究经费约占基础研究总经费的20%。基础研究能力和水平不高,导致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动力不足、进展缓慢、效果欠佳。

苗圩认为,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国际经验表明,制造业要迈向中高端,根本上靠的是核心技术的创新突破。我国离制造强国仍有较大距离,症结就在于核心技术积累不足,严重制约了制造业转型升级。而我国在通信设备、高铁、核电等领域之所以能实现快速发展,很重要的一个经验就是聚焦核心技术,持之以恒地开展研发攻关。

以移动通信为例,2G时代,我国企业几乎不掌握核心技术,只能被动跟随;3G时代,我国提出的TD-SCDMA成为重要的国际标准,实现了核心技术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4G时代,我国推出的TD-LTE成为全球两大主流标准之一,基本实现了与国外企业并跑。

苗圩强调,解决我国制造业核心技术的短板问题,关键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引导企业加强研发攻关和应用推广。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及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强化国家战略引领,引导创新要素更多投向核心技术攻关,大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实现工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促使工业供给质量不断提升。工信部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推动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广泛应用,推进工业强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重大工程,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目前,制造业重点行业骨干企业数字化研发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到了67.4%和48.4%,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

黄利斌表示,要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以高污染高耗能行业为重点,支持企业实施绿色化、智能化的升级改造。今年再对5000家以上重点耗能企业实施节能监察,实现对重点高耗能行业全覆盖。力争到2020年,实现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8%以上的目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0%以上。

“积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发挥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技术等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争取2020年实现产销量达到200万辆左右的目标。”黄利斌说。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国经济目前和未来十年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挑战。鉴于中国制造业整体依然落后于发达工业国的现状,加上人口老龄化导致的劳动力成本上升,智能制造为中国制造业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遇,不仅能有效提高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和降低各类成本,同时有利于培育和推进新兴制造业的发展,这对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至关重要。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随着制造业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企业将依托“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提高创新能力和基础能力为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产业技术的深度融合,向着产业高端、智能、绿色、服务的方向发展,产生产业竞争新优势,从而在技术、管理、商业模式等方面实现全面转型升级。

刘哲表示,还应积极营造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产业政策创新转型,降低制造业企业负担。同时要注重以技术创新和组织变革为驱动,加快产业集聚区的转型发展和卓越提升,培育发展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关键词: 制造业

精选 导读

募资55亿港元万物云启动招股 预计9月29日登陆港交所主板

万科9月19日早间公告,万物云当日启动招股,预计发行价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预计9月29日登陆港交所主板。按发行1 167亿股计算,万

发布时间: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况曝光 隐形重仓股多为高端制造业

随着半年报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况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场基金总数为9794只,资产净值为269454 75亿元,同比上

发布时间: 2022-09-02 10:45
资讯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变卖房产 上市公司粉饰财报动作不断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变卖房产。四川长虹25日称,拟以1 66亿元的转让底价挂牌出售31套房产。今年以来,A股公司出售房产不断。根据记者不完全统

发布时间: 2022-08-26 09:44
资讯   2022-08-26

16天12连板大港股份回复深交所关注函 股份继续冲高

回复交易所关注函后,大港股份继续冲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开,随后震荡走高,接近收盘时触及涨停,报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发布时间: 2022-08-12 09:56
资讯   2022-08-12

万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东 中泰证券拟受让11%基金股权

7月13日,中泰证券发布公告,拟受让齐河众鑫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齐河众鑫)所持有的万家基金11%的股权,交易双方共同确定本次交易的标的资

发布时间: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连续7日每天30亿元逆回购 对债市影响如何?

央行12日再次开展了3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 10%。这已是央行连续7日每天仅进行30亿元的逆回购缩量投放,创下去年1月以来的最低操作规

发布时间: 2022-07-13 09:38
资讯   2022-07-13

美元指数创近20年新高 黄金期货创出逾9个月新低

由于对美联储激进加息的担忧,美元指数11日大涨近1%创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响,欧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黄金期货创出逾9个月新低。美

发布时间: 2022-07-13 09:36
资讯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线下跌 纳斯达克跌幅创下记录以来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续回落。数据显示,道琼斯指数上半年下跌15 3%,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29 5%,标普500指数下跌20 6%。其中,纳斯达克连续

发布时间: 2022-07-04 09:51
推荐   2022-07-04

融资客热情回升 两市融资余额月内增加超344亿元

近期A股走强,沪指6月以来上涨4%,融资客热情明显回升。数据显示,截至6月16日,两市融资余额1 479万亿元,月内增加344 67亿元,最近一个半

发布时间: 2022-06-20 09:41
资讯   2022-06-20

4个交易日净买入超百亿元 北向资金持续流入A股市场

北向资金净流入态势延续。继6月15日净买入133 59亿元后,北向资金6月16日净买入44 52亿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资金累计净

发布时间: 2022-06-17 09:37
推荐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