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9日从天津市商务局获悉,天津市货物进出口额从2012年的7302.9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8576.7亿元,十年时间增长超1200亿元,2021年创造天津市进出口历史最高纪录。其中出口由2012年的3051.4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3875.8亿元,增长27%。2021年,全市服务进出口额203.5亿美元,服务贸易规模在全国各省区市排名中跃升至第7位。2021年承接服务外包执行额54.1亿美元,较十年前增长8.1倍,其中,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32.9亿美元,较十年前增长7.9倍。
贸易主体活力持续激发。外贸经营主体更有活力,2021年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11010家,较2012年的8319家,十年增加超三成。其中,民营企业成长迅速,进出口值年均增速超过10%,2021年进出口3233.8亿元,占比较2012年提升20.7个百分点,成为外贸发展的生力军,展现了天津外贸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出口竞争力不断提升。全面打造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加快国际自主品牌培育,累计认定了75家企业的86个国际自主品牌,持续提升天津制造的国际影响力。立足于制造业雄厚基础,建成石油装备、汽车、海洋装备、中西药等9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形成了外向型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保持对出口的支撑作用,制造业商品出口占天津出口总值始终保持在七成以上。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持续增长,特别是生物医药产业商品出口增长显著,2021年医药材及药品出口较2012年增长464.8%。
进口服务辐射能级不断扩大。构建全球商品贸易港,服务辐射京津冀及“三北”等地区。推进东疆国家级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健全兼具商品进口、保税仓储、保税加工、分拨配送、展示销售、零售推广及售后服务等功能的贸易服务链。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生活需求,积极推动乳品、肉类、水海产品、酒类、汽车等优质消费品进口。大力拓展能源资源进口渠道,保障铁矿石、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供应。2021年,天津口岸进口飞机、肉类、乳品、汽车、天然气等商品规模居于全国前列。
外贸“朋友圈”不断壮大。多元化战略成效明显,深耕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传统市场,开拓东盟、非洲、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与天津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超过200个,其中与欧盟、东盟、美国、韩国、日本等传统贸易伙伴往来密切,2021年合计占天津外贸比重六成以上。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及RCEP的深入推进,天津与“一带一路”、RCEP国家贸易不断增长,开通了天津中欧班列,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及中蒙俄经济走廊构建创造更加强大的新动能。2021年,对“一带一路”、RCEP国家进出口占全市进出口总额分别达到24.6%和33.1%。
贸易载体更加完备。2015年获批国家自贸试验区,区内外贸进出口占全市1/3,引领带动作用明显。先后获批中医药、数字、文化、人力资源等6个国家级服务出口基地。拥有东疆综合保税区、天津滨海新区综合保税区、天津港综合保税区和天津泰达综合保税区4个综合保税区。2021年,天津市综合保税区进出口值2538.7亿元,同比增长27.2%,占天津市进出口总值的29.6%。其中,2021年海关监管飞机、船舶、海工平台等融资租赁标的物179个,货值648.13亿元,同比增长38.76%和80.64%,天津已成为全球第二大飞机租赁聚集地。
外贸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跨境电商从无到有快速发展,“买全球”“卖全球”成为现实。先后获批跨境电商试点城市、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和跨境电商B2B试点城市,实现了跨境电商6种业务模式全覆盖,累计备案跨境电商进口商品16余万种,在日韩、欧美、澳新等主要市场布局海外仓30多个,2021年跨境电商进出口145.5亿元,同比增长134.7%,其中跨境电商B2B出口增长7倍,规模位列全国前四。获批国家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不断向上下游延伸国际营销、融资、品牌培育等贸易增值服务功能,服务企业范围拓展到“三北”等港口腹地地区。保税维修和再制造国内领先,已成为业务门类最全、业务模式最丰富、相关标准、政策制定创新最多的地区之一,业务范围拓展到船舶、工程机械、海工平台、通讯设备、集装箱、安检设备等多个领域。平行进口汽车试点领跑全国,建成国内首个平行进口汽车服务中心和首个整备中心,进口平行车占全国进口总值的70%以上。
贸易发展环境持续改善。适应贸易发展的新趋势新变化,持续深化制度改革创新,加强财税、金融、产业、贸易等政策之间衔接,完善政策协调机制,为贸易创新发展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天津口岸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由2017年的130小时和21小时,压缩至2021年的35小时和0.7小时,口岸进出口通关时间分别位列全国海港口岸第一、第三位。2021年天津港年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2000万标准箱,实现了历史性新跨越。